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有什么
時間:2015-07-23來源:求醫網
由于心源性休克病因不同,除上述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表現外,還有相應的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以急性心肌梗死為例,本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常有心前區劇痛,可持續數小時,伴惡心,嘔吐,大汗,嚴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甚至因腦急性供血不足可產生腦卒中征象,體征包括心濁音界輕至中度擴大,第一心音低鈍,可有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馬律;若并發乳頭肌功能不全或腱索斷裂,在心尖區可出現粗糙的收縮期反流性雜音;并發室間隔穿孔者,則在胸骨左緣第3,4肋間出現響亮的收縮期雜音,雙肺底可聞濕啰音。按心源性休克嚴重程度大致可分為輕,中,重和極重度心源性休克。
(1)輕度心源性休克:表現為患者神志尚清,但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干,出汗,心率>100次/min,脈速有力,四肢尚溫暖,但肢體稍發紺,發涼,收縮壓≥80mmHg(10.64kPa),尿量略減,脈壓<30mmHg(4.0kPa)。
(2)中度心源性休克:面色蒼白,表情淡漠,四肢發冷,肢端發紺,收縮壓在60~80mmHg(8~10.64kPa),脈壓<20mmHg(2.67kPa),尿量明顯減少(<17ml/h)。
(3)重度心源性休克:神志欠清,意識模糊,反應遲鈍,面色蒼白,發紺,四肢厥冷,發紺,皮膚出現大理石樣改變,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鈍,脈細弱無力或稍加壓后即消失,收縮壓降至40~60mmHg(5.32~8.0kPa),尿量明顯減少或尿閉。
(4)極重度心源性休克:神志不清,昏迷,呼吸淺而不規則,口唇皮膚發紺,四肢厥冷,脈搏極弱或捫不到,心音低鈍或呈單音心律,收縮壓<40mmHg(5.32kPa),無尿,可有廣泛皮下,黏膜及內臟出血,并出現多器官衰竭征象。
必須指出,上述心源性休克的臨床分期和嚴重程度的劃分是人為的,其相互之間并非一刀切,可有過渡類型,只能作為臨床工作中判斷病情的參考。
查看更多關于心源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有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