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蟲牙、蛀牙)
學齡前兒童的齲齒的保健方法
學齡前兒童的牙齒和口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和關鍵時期,因此,學齡前兒童口腔保健是口腔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和增進口腔健康必須從學齡前兒童抓起。健康完整的乳牙列能夠發揮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頜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有利于孩子準確發音,引導恒牙正常萌出,使兒童獲得健康并使用終生的恒牙。齲齒俗稱“蟲牙”,它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嚴重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如果有效地預防學齡前兒童齲病的發生成為許多年輕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
學齡前兒童的齲齒的保健方法:
1、營養和飲食習慣
健康的飲食結構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礎,兒童應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鼓勵孩子多吃纖維性食物,特別是多吃蔬菜和新鮮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營養又豐富的食物。這樣,不僅有利于牙齒的自潔作用、不易患齲病,又有利于口腔頜面的生長發育,促使牙齒排列整齊,增強咀嚼功能。同時要注意限制那些多鹽、多脂肪的食物和黏性大、清除慢、容易產酸的食物,如糖果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營養需要不僅要從影響口腔健康出發,還要結合全身健康考慮,才能為家庭所接受,具有可行性。
2、家長幫助和監督孩子刷牙
家庭保健對兒童口腔健康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由于兒童年紀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父母應教會和幫助兒童刷牙。可選用軟毛小頭的尼龍牙刷,易于清潔牙和按摩牙齦。2歲以后的兒童趨向于要自己刷牙,但這時兒童手的靈活性較差,需要父母時常幫助和指導。從3-4歲開始,兒童動手能力和四肢協調性明顯增強,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可以教兒童自己用最簡單的“畫圈法”刷牙,其要領是將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輕壓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畫圈,每部位反復畫圈5次以上,前牙舌側需將牙刷豎放,牙齒的各個面均應刷到。家長應每日幫孩子刷牙一次(較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學,這樣才能保證刷牙的效果。6歲左右兒童的乳牙開始脫落,恒牙逐漸萌出,此時可能發生疼痛、牙齦水腫、不舒服等癥狀,應及時找醫生檢查處理。父母應繼續幫助兒童維持早期建立的口腔衛生習慣,保護好新萌出的恒牙。
3、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
3-6歲是兒童齲病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開始發生變化,出現牙間隙,為換牙做準備,因此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鄰面齲。齲病早期治療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所以提倡學齡前兒童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醫生將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口腔健康指導,從而增強家長和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識。
- 友情鏈接:
- 齲齒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