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的檢查診斷方法
時間:2015-08-07來源:求醫網
1.放射性同位素骨掃描成像:全身核素骨掃描可以明確骨肉瘤的原發部位以及骨與骨骼外轉移的部位,方法簡便,定位明確,臨床診斷時應用較多。
2.血管造影:可以提供骨肉瘤的邊界以及骨肉瘤周圍血管的受壓和腫瘤組織的供血情況。為術前行介入血管栓塞治療提供依據。
3.CT檢查:通過三維重建影像,可以確定骨肉瘤髓內及軟組織侵犯的范圍。CT還有助于明確骨肉瘤的“跳躍性轉移”的診斷。質量好的CT圖像有助于醫生術前設計治療方案,尤其在保肢術方案的設計中更為有用。
4.核磁共振(MRI):與CT檢查互為補充,核磁共振對骨肉瘤在髓內及周圍軟組織中的侵犯范圍的圖像更清晰。
5.病理學檢查:對骨肉瘤的分型和臨床診斷有重要意義。
6.大體檢查:骨肉瘤組織質硬、有砂粒感,切面粉紅色、灰白色呈“爛魚肉狀”。成骨型骨肉瘤者表現黃白色,質硬,成軟骨型者表現灰藍色,發亮,質韌硬,成纖維型者暗紅或灰黃色,質軟。骨肉瘤組織出血多者呈紫紅色,中間雜有壞死區呈囊性變。
7.顯微鏡檢查:組織學特點是腫瘤細胞直接成骨和產生骨基質。鏡下含有多形性基質,不規則或梭形腫瘤細胞,核大,深染,可見異常細胞核分裂像等。如組織標本內含大量肉瘤樣基質,則腫瘤骨和骨樣組織不難區分,但有些組織切片內看不到腫瘤骨樣組織,只有膠原包繞著腫瘤細胞,腫瘤生長不活躍的只可見細胞的間質,有的主要是新生的軟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細胞。
8.顯微鏡檢:為分化好的腫瘤細胞,腫瘤性成骨比較明顯。在腫瘤性骨小梁間為增生較活躍的纖維組織,間變不明顯,形態上似分化好的纖維肉瘤。少數低分化的皮質旁骨肉瘤,骨質形成較少,與普通型骨肉瘤相似。
查看更多關于骨肉瘤的檢查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