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時間:2015-09-02來源:求醫網
大動脈炎是指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動脈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變。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狹窄或閉塞為主,少數病人因炎癥破壞動脈壁的中層,而致動脈擴張或動脈瘤。大動脈炎因病變的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同。大動脈炎根據病變部位可分為4種類型,頭臂動脈型(主動脈弓綜合征);胸腹主動脈型;混合型;肺動脈型。
1、頭臂動脈型:主要累及主動脈弓及其分支,引起腦部和上肢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腦部缺血患者出現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單側或雙側視物有黑點,視力減退,視野縮小甚至失明.咀嚼肌無力和咀嚼疼痛。腦缺血嚴重者可有反復暈厥、抽搐、失語、偏癱或昏迷。上肢缺血的患者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無力、發涼、酸痛、麻木甚至肌萎縮。
2、胸-腹主動脈型:主要累及降主動脈或腹腔動脈,患者由于下肢動脈缺血出現出現下肢無力、酸痛、皮膚發涼和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如腎動脈狹窄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以舒張壓升高明顯,患者可有頭痛、頭暈、心悸的癥狀。降主動脈嚴重狹窄時,心臟排出的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引起上肢血壓升高,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導致收縮期高血壓。
3、廣泛型:累及多處血管,屬多發性病變,具有頭臂動脈型和胸-腹主動脈型的特征。
4、肺動脈型:約有一半的患者可合并肺動脈受累,單純肺動脈受累者罕見??稍谕砥诔霈F輕度或中度肺動脈高壓,出現心悸、氣短或心力衰竭。
查看更多關于大動脈炎的臨床表現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