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次要表現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由于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首先發生在骨松質區域,導斂骨小梁吸收、斷裂、數量下降,同時在皮質骨區域出現穿孔、皮質變薄,從而造成骨強度下降,在輕微外力下就容易出現骨折。因此骨質疏松性骨折首先出現在富含骨松質區域。
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髖部骨折和橈骨遠端骨折是骨質疏松患者中最常發生的三種骨折。根據美國1984年的統計資料,每年美國國內骨質疏松患者發生人數120萬,其中脊柱壓縮骨折53.8萬,髖部骨折22.7萬,橈骨遠端骨折28.3萬。骨折的類型豐要由骨皮質和骨松質丟失的速率和時間決定。女性絕經后椎體骨折與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生率迅速上升,至65歲后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生率相對變化較小,而椎體骨折的發生率持續上升。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上升相對緩慢,直至老年才明顯增加。年齡在65歲以上的婦女大約有1/3將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發生骨折的老年人將有12%~20%因此而死亡。
查看更多關于骨質疏松的次要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