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患者的日常護理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慢性腎炎是腎臟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成人,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免疫性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輕重懸殊,病程漫長,尿中常有蛋白、紅細胞。常伴有浮腫、高血壓。病情逐漸進展,可在患病2~3年至20~30年后進入腎功能不全。臨床觀察,秋冬季是腎臟病人病情加重和發生并發癥較多的季節,所以,慢性腎炎患者應做好下列自我保健:
1.科學飲食
(1)蛋白質的供給。由于腎臟病的特殊性,應在醫生指導下制定科學的食譜,飲食中蛋白質要適中,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腎臟負荷,使腎功能不全或病情惡化,但過少又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低蛋白血癥。通常每天不宜超過每公斤體重1克,優質蛋白質要達到50%以上。
(2)由于部分病人限制了蛋白質,其熱能的供給要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做為主要來源,能量供給視勞動強度而定。休息者,成人每日可供給126千焦耳~147千焦耳(30千卡~35千卡)/公斤體重。并要滿足病人活動的需要。
(3)控制鈉鹽的攝入。嚴重水腫及高血壓時,鈉鹽的量要控制在2克/日以下,甚至給予無鹽飲食,一般以低鹽為宜。
(4)多吃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對大便暢通、排毒有利。此外,患者還要戒煙忌酒。
2.運動鍛煉
慢性腎炎患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有效地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減少感染,通過體育運動還可改善內臟的血液循環,促使體內損傷部位的修復及代謝廢物的排出。運動方式多種多樣,如散步、騎車、游泳、慢跑、太極拳、體操、武術等。慢性腎炎患者要摸索出一套適合于自己的生活制度,每日均有適度活動而又不致勞累,勞逸結合,以增進體質,有利腎病康復。
3.防寒保暖
冬季寒冷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若腰部受寒后血流量減少,使腎臟功能降低,尤其是感冒會加重病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因此,要根據季節的變化,及時增加衣服,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4.積極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中醫學對慢性腎炎的治療有獨特之處。另外,患者還要注意自我保護,預防感染,積極治療慢性咽炎、鼻竇炎、牙病及皮膚、尿路感染等隱患,使病情全面、有效地得到控制。
5.調整心態
患者要做到情緒穩定,因為過度的喜、怒和悲傷等使情緒波動,都可引起腎病的微妙變化。俗話說“三分靠醫,七分靠養”,保持樂觀情緒極為重要。如能不斷自我調節,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使精神心理始終處于穩定狀態,將有利于疾病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慢性腎炎患者的日常護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