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心律不齊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并超過了一般范圍。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不齊的誘發因素;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也會引起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心律不齊患者除了積極的治療外,還需做好日常的保健工作,以免病情的復發。
心律不齊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如下:
1.自檢:每天定時檢查自己的心率和脈搏節律,如發現跳動不規律或過慢,應及時就醫。心跳過慢時往往伴有乏力和氣短,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可泡服人參片或口服丹參片。如果頭暈和乏力癥狀嚴重,且不見緩解,應立即就醫。
2.服藥:專家介紹,心律不齊患者只要身體沒有無力或不適癥狀,就不需要服用提高心率的藥物,但要隨身攜帶以備急需,如鹽酸異丙腎上腺素、硫酸阿托品、長效硝苯地平、麻黃素等,當心率過低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選用。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需特別注意,不可服用如普萘洛爾和酒石酸美托洛爾等能減慢心率的藥物,以免發生危險。
3.飲食:專家介紹,心律不齊患者日常應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雞肉、魚蝦、牛肉、甲魚、牛奶等;多食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綠葉菜、西瓜、蘋果、檸檬、葡萄、梨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胡椒、醬菜等。
4.運動:心跳過慢的患者應適量參加體育運動,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選擇太極拳、強心保健操、騎自行車等相對緩和的項目,不可逞強好勝。
查看更多關于心律不齊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