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心律不齊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心律不齊主要是指心跳過快或過慢,超出了正常的范圍的一種現象。大部分是由精神緊張、吸煙、飲酒、過勞、失眠等引起,多見于心臟病患者。以下小編來為大家介紹預防心律不齊的幾個方法。
1、穩定的情緒:保持穩定的情緒,放松心情,不過度緊張。精神過度緊張可誘發心律不齊,因此,患者較好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避免喜怒無常等。
2、合理用藥:患者宜有針對性的用藥,用藥時不宜自行更改藥量和種類,否則容易導致意外風險。按時服用抗心律不齊藥物,并注意用藥后的反應。
3、預防誘發因素:確診為心律不齊后,患者往往精神更加緊張和焦慮,希望盡快通過藥物來控制心律不齊癥狀,但與此同時完全忽略了疾病的誘發因素,這十分不利于防治。
4、自我監測:心律不齊發生時,往往很難從臨床上檢測出來,而能及時發現這一現象的往往是患者本身。對于一些先兆癥狀,如果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可有效減少疾病發生。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檢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能等,因為服用抗心律不齊藥物容易影響電解質和身體器官功能。用藥后定期復診有助于觀察藥效,調整適合患者的用量。適當補充紫一輔酶Q10,能有效預防和治療心律不齊。
6、生活要規律: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長期失眠會誘發心律不齊。日常可適度參加運動鍛煉,但要注意控制量和強度,不要勉強自己運動,尤其是不要參加劇烈的競技類運動。
查看更多關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心律不齊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