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瘡患者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時間:2015-09-24來源:求醫網
患痔瘡的患者在大便時,便是鮮紅的,附于大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后的滴血,嚴重時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痔瘡 除了常規的病史詢問,肛門視診,直腸指檢等檢查外,還巨資引進電子肛門鏡,為痔瘡患者進行準確檢查。電子肛門鏡在檢查過程中可同時觀察到病灶部位,并可將病灶鎖定后打印成像可放大觀察,同時治療前后進行比較提供可靠依據。
得了痔瘡患者需要做以下檢查:
1、常規檢查:通過紅血球、白血球計數,及中性細胞、淋巴細胞的測定,來監測人體機能的狀況。通過血小板計數及出凝血時間的測定,來確定手術是否能正常進行,判斷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2、尿常規檢查:來確定腎功能及代謝系統是否正常,是否有尿路感染,保證腎功能不會因手術而損害。
3、便常規檢查:確定便血狀況及寄生蟲情況,以判斷痔瘡是否合并有其他病癥。
4、肝功能及二對半的測定:加強對術者保護,或防止院內交叉感染肝炎病毒。
5、血糖常規檢查:尿糖不正常者,應進一步作血糖測試,除外糖尿病,防止術后傷口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6、心電圖檢查:對青年人主訴或病史中有過心臟癥狀者,或中年以上者,均應常規作心電圖,防止術中誘發或刺激加重心腦血管疾患。
7、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在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建議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環狀痔更有意義。
8、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
9、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后,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
查看更多關于得了痔瘡患者要做哪些檢查項目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