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律失常(小兒心律紊亂)
小兒心律失常的常見癥狀
據統計,現在患有小兒心律失常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每年都有逐漸增多,其中有很多人對小兒心律失常病不了解,不知道小兒心律失常有什么癥狀,所以人們對于未知的事物都非常的害怕。其實小兒癥狀較成人為輕,常缺乏主訴,個別年長兒可敘述心悸、胸悶、不適。早搏次數因人而異,同一患兒在不同時間亦可有較大出入。某些患兒于運動后心率增快時早搏減少,但也有反而增多者。那么,小兒心律失常的具體癥狀表現有什么那?下面請有關專家詳細為大家解答一下。
小兒心律失常的常見癥狀如下:
一、竇性心律不齊:心率隨呼吸而改變,吸氣時心率增快,深吸氣時更為明顯,吸氣末期心率減慢。在發熱、運動、情緒緊張、哭鬧或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齊消失。
二、病竇綜合征:是由于心臟竇房結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動產生和傳導發生障礙。小兒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黃中毒、先天性心臟病引起。臨床特點是持久而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隨運動、哭鬧、發熱而增加。除心動過緩外還可出現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所以也稱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簡稱“快-慢綜合征”。
三、竇性心動過速:小兒正常心率因年齡而異,若新生兒心率超過200次/分;1歲以下超過160次/分;1-2歲超過140次/分;2-6歲超過130次/分;7-12歲超過120次/分,則稱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于運動、緊張、哭鬧、發熱、貧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某些藥如阿托品、麻黃素等影響也可引起。
四、期前收縮(又稱早搏):正常心臟跳動的起搏點是在心臟竇房結,而期前收縮是由異位節律點提前發出激動而引起的心臟搏動。按異位節律點出現的部位不同,可分為房性期前收縮、室性期前收縮及交界性期前收縮。這些可以通過心電圖檢查來明確診斷。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小兒心律失常癥狀的全部內容介紹,希望能幫到您。專家指出,治療小兒心律失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患兒不能做劇烈運動,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不僅如此,患者在日常飲食中也要多加注意,要做的營養均衡,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 小兒心律失常治療方法 |
- 小兒心律失常病因 |
- 小兒心律失常飲食 |
- 小兒心律失常專家 |
- 小兒心律失常醫院
- 小兒心律失常治療指南 |
- 小兒心律失常癥狀 |
- 小兒心律失常檢查 |
- 視頻 |
- 小兒心律失常咨詢
- 友情鏈接:
- 小兒心律失常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