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中醫能把出來么
時間:2015-12-08來源:求醫網
血小板減少中醫能把出來么?血小板減少是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比較少,通常是常見的血液疾病,血小板減少疾病的類型有很多,根據血小板減少的數量程度會出現不同的癥狀。很多患者在早期會進行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血液疾病效果比較不錯,血小板減少靠中醫是可以治療的,及時緩解病情,改善癥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血小板減少中醫治療方法如下:
1、氣血兩虛型血小板減少:
主證:血小板減少起病徐緩,紫癜色淡紅而稀疏,時隱時現,月經后延,齦衄多見,出血量少,色淺而滲血不止,伴見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自汗,活動后諸癥加重,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證候分析:血小板減少在心脾,心主血脈,脾主統血,心脾兩虛,統攝無權,血不循經而走失不歸,則見各種出血表現。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亡血傷氣,可見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自汗,活動后諸癥加重等各種氣血虛損表現,苔脈均為一派氣血虧損之象。
2、血熱妄行型血小板減少:
主證:血小板減少起病急驟,出血量大而猛,紫癜色鮮紅而密集,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數有力。無氣、血、陰、陽虛損見癥,常可伴見畏寒、發熱、咽痛等外感癥狀。
證候分析:血小板減少病因病機為火熱毒邪內伏營血,或陽明胃熱熾盛,復感六淫外邪,以致化火動血,灼傷絡脈,血熱迫血妄行,絡傷血溢,故可見紫癜色鮮紅而密集,出血量大而猛,病為實熱證,故脈數有力,舌紅,苔黃,若兼濕邪,則可見苔黃膩。
3、陰陽兩虛型血小板減少:
主證:血小板減少病勢較急,出血部位廣泛而嚴重,既可見畏寒、便溏,可見五心煩熱盜汗、多表現為上熱下寒,陽虛陰虛癥狀雜見。均為久治不愈患者。
證候分析:血小板減少病因病機為:五臟虛損,陰陽兩虛,陰虛火旺,迫血妄行;陽虛不攝,血溢脈外,氣隨血脫,陰陽離絕。
相信大家對于“血小板減少中醫能把出來么”的內容有所了解了,中醫是可以治療血小板減少的,但是中醫治療的過程比較漫長,希望患者們積極耐心的配合醫生治療,最后祝患者們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血小板減少中醫能把出來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