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療效怎么樣
時間:2016-01-12來源:求醫網
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療效怎么樣?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種對人體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多于成年發病,主要表現為平衡障礙、構音障礙、步態不穩等,嚴重侵害著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為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那么,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療效怎么樣呢?以下是相關內容介紹。
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方法:
(一)取穴
主穴:平衡區、感覺區、語言Ⅰ、Ⅱ、Ⅲ區。
配穴:額頂帶(前1/4和后1/4)、頂顳帶、頂枕帶。
額頂帶位置:神庭至百會穴左右各旁開半寸處的一寸寬帶,將全帶由前至后分為4等份。
頂顳帶位置:前頂穴至頭維穴,向前后各旁開半寸的條帶。
頂枕帶位置:自百會穴至腦戶穴連線左右各旁開半寸的一寸條帶。
(二)治法
可先用主穴,如效不顯,則改配穴。主穴以28號1.5~2寸毫針沿皮快速刺入1~1.5寸,用 200次/分的頻率進行快速捻轉,持續5分鐘,間隔10分鐘再捻轉5分鐘,重復3次出針。配穴:額頂帶前1/4由上向下刺,額頂帶后1/4由前向后刺,頂顳帶應用4根毫針由上向下接連透刺,而第1針須與額頂帶后1/4針行交叉刺,每根毫針中間間隔1寸。采用輕而慢插針,快速而有力的抽氣法,并行快速捻轉1 分鐘,留針15分鐘,期間可行針3次。上述方法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定標準:基本治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能勝任一般勞動;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生活可自理;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但生活尚需照顧;無效:癥狀、體征未見改善或惡化者。共治共濟失調患者17例,基本痊愈8例,顯效3例,有效5例。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療效怎么樣”的相關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一般有著很高的療效,為了保證治療效果的安全有效,建議患者選擇正規的中醫院治療,以免操作不當,導致病情加重。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針灸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療效怎么樣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