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的基本治療原則是什么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脊髓損傷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嚴重情況下還會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患者還需早發現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脊髓損傷的基本治療原則如下:
1、合適的固定
防止因損傷部位的移位而產生脊髓的再損傷,一般先用頜枕帶親牽引或持續的顱骨牽引。
2、減輕脊髓水腫和繼法性損害的方法
(1)地塞米米松:10-20mg靜脈滴注,連續應用5-7天后,改為口服,每時3次,每次0.75mg,維持2周左右。
(2)甘露醇:20%甘露醇25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連續5-7次。
(3)甲潑尼龍沖擊療法:每公斤體重30mg劑量一次給藥,15分鐘靜脈注射完畢,休息45分鐘,在以后23小時內以5.4mg(kg /h)劑量持續靜脈滴注,本法只使用于受傷后8小時內者。
(4)高壓氧治療:據動物實驗,傷后2小時進行高壓氧治療效果較好,這顯然不適合于臨床病例根據實驗經驗,一般傷后4-6小時內應用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手術治療
手術只能解除對脊髓的壓迫和恢復脊椎的穩定性,無法使損傷的脊髓恢復功能。手術的途徑和方式視骨折的類型和致壓物的部位而定。
查看更多關于脊髓損傷的基本治療原則是什么的相關常識>>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