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檢查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癥狀、體征無特異性,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胃鏡檢查及活檢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確診主要靠纖維胃鏡和胃粘膜活組織病理檢查。臨床主要有以下五種檢查手段:
1、年齡: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長,常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病史。
2、癥狀體征:長期消化不良,胃脘部脹滿不適,納差、乏力、消瘦、貧血等。
3、纖維胃鏡檢查:胃黏膜有顏色改變、變薄、血管透見及增生性改變。正常胃黏膜為橘紅色,萎縮時呈灰白、灰黃或灰綠色,同一部位的黏膜顏色也不一樣,紅色強的部位也帶灰白色,而灰白、灰黃的部位也有略隆起的小紅點或紅斑存在;萎縮黏膜的范圍也不一致,可以以彌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的,甚至呈小灶狀,境界常不明顯。因腺體萎縮而使胃黏膜變薄,血管隱約可見,萎縮初期可見到黏膜內小血管,重者可見到黏膜下大血管,呈暗紅色樹枝狀。腺體萎縮后,腺窩可增生延長或有腸上皮化生的表現,黏膜層變厚,此時不能看到黏膜下血管,只見黏膜表面粗糙不平、顆粒或結節,有僵硬感,光澤也有變化。
4、病理檢查:表現為固有腺體萎縮、黏膜肌層增厚,以及固有膜炎癥、淋巴濾泡形成、腸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可有可無)等。
5、X線鋇餐檢查:可見黏膜皺襞減少、平坦,胃竇胃炎可見胃竇輪廓呈鈍鋸齒狀,竇部痙攣,也可有黏膜紊亂、充盈缺損、向心性狹窄等改變。胃液分析胃酸正常或缺乏。
查看更多關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檢查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