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的臨床診斷方法
時間:2015-02-04來源:求醫網
1、癥狀診斷:腦萎縮早期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力逐漸減退、對時間、地點、定向力的判斷下降甚至喪失(如出門后找不到家)思維呈片斷性,大事被忽略、而小事則糾纏不清、智力降低、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懶言少動、動作遲緩、對周圍事務漠不關心。
關于性格改變表現為自私、主觀、偏執、焦慮、多疑、煩躁易怒、語無倫次?;颊哂凶d忘或躁狂,甚至有非禮活動,行動上站立不穩,手腳顫抖、走路蹣跚、不能沿直線行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減退或喪失。并有幻想、幻視、幻聽、失語、失認,進而成為老年血管性癡呆。
2、臨床檢查診斷:大腦萎縮患者除詢問病史及觀察癥狀外,可發現其各種神經發生反射均不同程度的遲鈍或減低。淺反射如胸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肛門反射表現遲鈍、深反射如二三頭肌反射、尺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也可降低,偶可有病理反射出現。小腦萎縮患者,通過臨床檢查可發現不能并腳站立、行動緩慢、下肢顫抖、不能沿直線行走、呈醉態步履,步態蹣跚、步幅寬大、病理反射有
伯氏征(+)、指鼻試驗(+)、跟膝試驗(+)、劃圈試驗(+)。
查看更多關于腦萎縮的臨床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