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沈陽93303部隊醫院 > > 可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
可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
時間:2012-01-09 11:06來源:求醫網
失眠的發生多是因個人生活習慣不規律或者是因其他心理因素所致,其中心理因素占主要部分。該病高發于長期從事腦力工作的人群中,因為多承受來自身心的雙重壓力,所以難免會夜不能寐,進而誘發失眠。因此失眠的治療還應從心理方面入手比較容易見效果。
1.強制性睡眠。主要是指長期出現失眠的患者因為怕再次無法入睡而出現情緒上的波動,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與遏制兩個過程。白天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進入遏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患者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更容易失眠。
2.產生消極情緒。多因白天受煩心事所困擾,直至晚上入睡反復映射在腦海中,如懊惱,自責等等,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悔恨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3.沒有引起重視。認為發生了失眠情況只要多補充睡眠就行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它會使人產生焦慮情緒,擔心睡眠不足,而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并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在夢中重演白天的經歷,有助于記憶,并把無用的信息清理掉。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想法,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國內人民解放軍93303部隊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中華醫學會會員鄢茹杰教授表示,對于失眠的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心理治療十分重要。應先對睡眠的重要性給予充分的認識,消除各種不良刺激因素,改善精神狀態和不良的生活、工作環境,保持良好的心態。有一個好的睡眠,才是擁有健康幸福生活的保證。
1.強制性睡眠。主要是指長期出現失眠的患者因為怕再次無法入睡而出現情緒上的波動,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與遏制兩個過程。白天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進入遏制狀態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轉為清醒。患者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本身是腦細胞的興奮過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腦細胞就越興奮,故而更容易失眠。
2.產生消極情緒。多因白天受煩心事所困擾,直至晚上入睡反復映射在腦海中,如懊惱,自責等等,到夜晚則"徘徊"在自責、悔恨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3.沒有引起重視。認為發生了失眠情況只要多補充睡眠就行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它會使人產生焦慮情緒,擔心睡眠不足,而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其實,科學已證明,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并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在夢中重演白天的經歷,有助于記憶,并把無用的信息清理掉。夢本身對人體并無害處,有害的是認為"做夢有害"的想法,使自己產生了心理負擔。
國內人民解放軍93303部隊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中華醫學會會員鄢茹杰教授表示,對于失眠的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心理治療十分重要。應先對睡眠的重要性給予充分的認識,消除各種不良刺激因素,改善精神狀態和不良的生活、工作環境,保持良好的心態。有一個好的睡眠,才是擁有健康幸福生活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