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中心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婦幼保健院
- 【電話】0435-3619999
- 【網址】www.thszxyy.com
-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新光路176號 通化市中心醫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乳腺組織縫合技巧----DXY學習筆記
時間:2012-10-23 19:19來源:求醫網
乳腺腫塊或區段切除術后,有的基底部仍留有乳腺組織,有的直接到胸肌筋膜,仔細止血后,逐層縫合。我在臨床上看到有以下幾種:
1、 乳腺組織直接對縫(薄的一層,厚的分二層),底部留出一個腔道,置引流片于腔道內由切口下方引出,逐層縫合皮下、皮膚。優點:直接對縫止血效果好,同時因有皮片引流,不會形成血腫,比較安全。缺點:1、直接對縫有可能引起變形;2、皮片引流處切口愈合不美觀,放引流條年輕女患者不爽,有時不放引流,術后繃帶加壓包扎。
2、乳腺組織直接對縫,基底部仍有乳腺組織時,縫合時做貫穿基底間斷或8字縫合,使底部不留腔隙,不置引流條,皮下、皮內縫合。術后用或不用繃帶加壓包扎。
3、只縫合基底部少量乳腺組織,上面大部不縫。置或不置引流條。
4、乳腺組織不縫合,置引流條。
5、乳腺組織不縫合,不置引流條。
eeflying:
將殘留腺體邊緣基底部(后間隙)和皮下層適當游離,使之成為腺體瓣,將腺體瓣和皮膚分別縫合,就可以保證皮膚平滑,腺體整體不出現窩頭樣形狀。
至于縫幾層,下不下引流條的問題不是重要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和技術,掌握大原則就行了,不必強求所有細節都一樣。
瓣技術是整形外科最重要和常規的概念和技術。充分松解向來都是瓣技術最重要的.
皮下組織要縫的,有效的真皮層減張才是預防瘢痕最重要的步驟,腺體淺層縫合是否得當影響皮膚的局部外觀,深層腺體縫合是否得當影響更大的是局部的整體形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概而論之。
(realhcd wrote:做貫穿基底乳腺組織縫合,使底部不留空腔,同時達到結扎止血目的,這樣就可不放引流條了~~)
這在沒有電刀的年代是必須的基本技巧,因為靠縫線結扎對小的滲血基本是沒什么辦法,只能大塊縫扎,過去我們也這么做,當電刀可以輕松分離并且止血的年代到來以后,似乎大塊縫扎就是很笨重的技術了,我們可以繼續探索如何使外形更對稱,瘢痕更小了。
腺體瓣的實際是使腺體和皮膚分開,各自形成自己的瓣,利用各自的伸縮性,將缺損對合。
刀不滴血:
eeflying老師已經講道了腺體瓣的處理。我說的直白一些,區段切的時候不要直上直下的切下去,否則縫合的時候切口兩側乳房外形會有牽拉的感覺。
建議:皮下脂肪和腺體表面之間適當游離,使牽拉的力量作用在腺體層,這樣在乳房的皮膚上不會出現牽拉的凹陷。游離的工作較好在區段切以前就完成,或者縫合前游離切緣,及時縫合腺體切緣后,感覺外形牽拉,再游離腺體和皮下脂肪層也沒有問題。有些羅嗦。
其實這個技術,完全符合傳統外科里對解剖層次的要求,分層縫合。普外關肚子就是典型的例子。甲狀腺手術頸前小切口也要關4層,稍不注意,術后局部就會牽拉。乳房也是一樣。
之所以不縫全層腺體,是為了避免術后局部腫硬,尤其術后患者一摸,怎么還有個塊?說不清了。
放引流與否并不是一定的。按照大外科的基本原則消滅死腔,止血、引流、壓迫等方法都可以使用,根據習慣、出血情況、手術范圍等來定吧。
良性的區段切除現在也大都是乳暈旁切口了,這就有一個皮下層和腺體表面的剝離過程,其實出血大都是皮下的毛細血管里滲,腺體層殘端可以電刀燒灼,皮下層不宜過度燙燒,小的出血點術后加壓包扎就可以。所以引流條不一定非得放到腺體層,我們很多時候是放到皮下和腺體之間的,主要是因為皮下層的剝離。
局部放引流對術區愈合、乳房外形根本沒影響。術后24小時拔掉就可以。滲出多的,48~72h都沒問題。需要注意的細節是,引流條根據切口長度,不要太寬,因為現在皮內縫合多,引流條寬的話會影響皮緣的對合,可會出現皮緣的錯動,拔條時可注意觀察,把引流條兩側的皮緣對合一下就可以。
引流條的放置不會引起皮下脂肪的液化壞死,所謂的脂肪液化首先要考慮電刀損傷,其次是操作對切緣下皮下脂肪損傷太重,再一個就是有死腔或積液,皮下脂肪沒有貼附愈合,自然要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