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醫院創建于1953年,現為國內重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的直屬醫院。本院以骨科為龍頭、婦產科、外科為...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羊城晚報】突擊運動,韌帶最易傷
【羊城晚報】突擊運動,韌帶最易傷
時間:2012-10-26 18:49來源:求醫網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 王義雋
年僅26歲的小趙,近來感覺右腿走路時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一旦走路時間長了或運動后膝關節就會酸痛,偶爾還有“啪啪”的聲響。到醫院一檢查,結果是:陳舊性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伴嚴重的半月板損傷。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半年前小趙的右膝曾在運動中受過傷,當時他回家抹了跌打藥酒,隨后,見右膝已消腫,以為沒大礙。他萬萬沒想到,拖延診治的后果是右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
專家解釋:
前十字韌帶為何容易受傷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為何如此容易受傷?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王義雋解釋,膝關節的穩定主要依賴四條韌帶(即兩條內外側韌帶和兩條十字韌帶)以及周圍的肌肉組織來維持。十字韌帶一條為“前十字韌帶”,另一條是“后十字韌帶”,由于這兩條韌帶在膝關節內呈現交叉狀態,故稱為“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的功能是限制脛骨進行前向的運動,而后十字韌帶是限制脛骨向后運動。這兩條韌帶在保證膝關節穩定方面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在體育運動中,尤其在做旋轉動作和突然改變方向的動作時,非常容易發生該韌帶的損傷。損傷好發于20-40歲的青壯年。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接收的膝關節韌帶損傷病人中,僅前十字韌帶需要做重建術的一年就有200多例,大多數是運動中意外損傷造成的。
易傷人群:
偶爾運動的白領居多
在以前,發生膝關節韌帶損傷的絕大部分是運動員,近年來,醫院收治的膝關節韌帶損傷的病例中,像小趙這類偶爾運動的白領居多。王義雋分析,這是由于上班族平日里工作忙,沒有多余的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于是就想通過周末加強運動補回來。孰料造成了兩極分化的情形,平日得不到鍛煉,周末鍛煉強度又太大,身體更加吃不消了。因為身體機能“用進廢退”,平時鍛煉少,就會變僵硬,缺乏靈活性,身體的協調性變差,加上運動前沒有好好地熱身,運動中出現較大幅度的動作,被突然拉伸或扭曲的韌帶就很容易受傷。
治療手段:
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
運動中不慎受傷,決不能因為怕麻煩而自行處理,或長久地忍耐下去,以免病情越來越嚴重。正確的做法應是到正規醫院運動醫學專科做檢查。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損傷是否一定要手術治療呢?王義雋建議,若只是單純的韌帶損傷,沒有完全斷裂,可以不做手術而采用保守療法治療,即用石膏固定,固定兩周后開始進行股四頭肌訓練,防止肌肉萎縮。只有韌帶嚴重拉傷以致斷裂,影響運動功能,保守治療無效時才考慮手術。
Tips:
護膝要素
保護膝關節,日常防護尤其重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較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
3、女士走遠路不要穿高跟鞋,宜穿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4、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后再做劇烈運動。
5、膝關節遇寒,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變冷時應注意保暖。
6、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7、有膝關節炎,游泳和健走是較好的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