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醫院創建于1953年,現為國內重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的直屬醫院。本院以骨科為龍頭、婦產科、外科為...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醫院資訊 > 有時胃痛可蒙蔽你的“心”
有時胃痛可蒙蔽你的“心”
時間:2012-10-26 18:57來源:求醫網
有人說:心臟病和胃病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容易區別。但是,實際上兩者相混淆的現象并非罕見,以致延誤診斷或者盲目治療時有發生。請先看下面兩個實際例子:
例1,患者男性,58歲,兩年多來發作性胸部不適,有時出現在胸前,有時卻竄至上腹部,似乎與飲食不當有關。因此,一直按胃病治療,服了不少胃藥,但癥狀時輕時重。最近一次因生氣犯病較重,查查心電圖,結果證實為嚴重的心肌缺血,從此按冠心病治療,癥狀才明顯改善。
例2,患者女性,44歲,多年來經常出現上腹部不適,伴有返酸、噯氣、心慌,曾按心臟病治療,長期服用擴張血管藥物,但癥狀不見好轉。后經胃鏡檢查,發現病人患有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采取治療潰瘍病的措施后,上腹部不適基本消失。
那么,如何區別胃病和心臟病呢?
心與胃各司其職,功能不同,且分別位于胸、腹腔內,但是,兩者僅隔一肌(膈),同受植物神經支配,患病后又常以疼痛為主要表現,如不細致區分,即有混淆之虞。因此,熟識心臟病與胃病疼痛的各自特點實屬重要,當然也要參考其它癥狀。
胃病,常在中年之前起病,病程較長。疼痛多由進食不當,如吃冷、硬、刺激性食物等,或因氣候驟變誘發。疼痛發生的部位在上腹部,性質似燒灼感帶悶脹感,平素多有返酸、噯氣現象。發作時,一般不影響正常活動,病情常纏綿數日以至數周,采用解痙制酸藥如胃舒平、蓋胃平或注射阿托品等,即可奏效。病人多喜上腹部保暖,如用手按壓上腹可產生疼痛。
心臟病所致的疼痛,主要見于冠心病。疼痛常因勞累或情緒緊張激動引起,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性質如刀割,有壓榨感、沉悶感,且可竄至右上肢內側或頸、背部,常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動,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經休息或用藥,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即可緩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常不能止痛),多數人具有反復發作的病史。
據上所述,凡年逾40歲(女性可延至50歲,但非一定),平時從無胃痛發生,突然出現胸或上腹疼痛,甚而僅為胸悶、氣短感,都不應輕易斷定為胃痛,應考慮到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平時有胃痛史的人,遇有疼痛異常,也應當考慮到心絞痛或心肌梗死,須即送醫院,做心電圖檢查。
大多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前,往往會出現一反常態的變化,臨床上稱之為心肌梗死的前驅表現,患有冠心病的病人更應重視異常現象的發生,以免發生意外。也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不發生典型的心前區疼痛,或僅有輕度的胸悶、氣短、惡心、嘔吐,因此常易被忽略和延誤診治。醫學上將這種現象叫做無痛性心肌梗死。對于這種病人尤應重視,寧可多查心電圖,也不宜輕易診斷為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