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建院于1916年,擁有近百年發展歷史,具有豐富的歷史積淀和良好的社會信譽。上世紀九十年代,醫院先后合并了青島市皮膚病防治院、...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 > 醫院資訊 > 盤點鼠標手預防九項注意
盤點鼠標手預防九項注意
時間:2012-10-29 17:42來源:求醫網
電腦操作需不停地在鍵盤上打字和移動鼠標,經常反復機械地點擊鼠標,會使右手食指及連帶的肌肉、神經、韌帶處于一種沒有間歇的疲勞狀態中,使腕管內神經受到損傷或壓迫,導致神經傳導被阻斷。從而造成手掌的感覺與運動發生障礙。另外,肘部經常低于手腕,而手高高地抬著,神經和肌腱經常被過度牽拉、壓迫,手就會開始發麻,手指失去靈活性,經常關節痛。手指頻繁地用力,還會使手及相關部位的神經、肌肉因過度疲勞而受損,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現麻木等一系列癥狀。而這種病癥也迅速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鼠標手”!
辦公室警惕鼠標潛在危害
其實,“鼠標手”只是通俗的說法,醫學上稱之為“腕管綜合征”。我們的手腕掌根部當中有個由腕橫韌帶、腕骨、結締組織形成的通道,這個通道叫腕管,它就像一個隧道,除有嬌嫩的正中神經通過外,還有多條屈腕、屈指的肌腱通過。當腕關節反復、過度的活動時,會使腕管內的韌帶、腱鞘磨損增厚。當內容物出現炎癥水腫時,腕管內空間小了,就會使里面的正中神經受到擠壓,自然就出現了手部麻木、疼痛的反應。
“腕管綜合征”還是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所導致的癥候群。正中神經受壓后,受正中神經所“指揮”的三個手指,拇指、食指、中指會首先產生疼痛和麻木,甚至整個手部逐漸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癥狀,到了晚上,疼痛會加劇,甚至讓患者從夢中痛醒,重者受其支配的肌肉萎縮,主要是大魚際處屈、展拇指的肌肉損傷,導致拇指不能對掌,拇指與食指對指無力、手指不能分開與并攏等癥狀,非常像我們的老祖宗——猿的手,俗稱“猿手”。隨著癥狀加重,可能會發展到不能持物、開車和穿衣。手部肌肉變白,手部功能發生不可逆損傷。嚴重的可能會出現長期性手部殘疾。除了“腕管綜合征”外,前臂尺側靠在桌沿、小魚際與鼠標、桌子的摩擦亦可造成尺神經的損害,而出現前臂尺側、小指的疼痛、麻木!而類似玩游戲似的高速點擊鼠標也會造成肌腱、腱鞘的勞損發炎!
現代人每天長時間使用電腦,雙手每天重復著在鍵盤上打字、頻繁移動點擊鼠標,玩電腦游戲的話,手腕部幾乎處于震顫的緊張狀態,都使得腕關節容易勞損,這都是由于過度使用電腦或是迷戀電腦游戲的并發癥。除了工作中常用電腦的白領一族、辦公室人員外,用手較多的出租車司機、教師、編輯記者、廚師等都是“鼠標手”的高發人群。
“鼠標手”不是一天練成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經常使用電腦的人,以下措施對避免鼠標手有一些幫助:
1、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避免把鍵盤斜擺在一邊,以與肘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鼠標,可以預防腕管受到過度牽拉;較好選用弧度較大、接觸面較寬、有助于力分散的鼠標;
2、手腕盡可能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 打字時要正對著鍵盤,否則容易引起手腕過度緊繃;
3、肘部工作角度應大于90度,以避免肘內正中神經受壓;
4、前臂和肘部應盡量貼近身體,并盡可能放松,以免使用鼠標時身向前傾;
5、確保使用鼠標時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懸空,移動鼠標時盡量使用臂力,避免使用腕力。坐姿挺直并較好使用背墊,應坐硬椅后背緊靠椅背,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鼠標手”是怎樣形成的
6、顯示屏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當坐正之后,雙眼應與屏幕處于平行直線上,確保顯示屏的亮度適中;
7、操作鼠標30分鐘,即應該休息片刻。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復做10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
8、坐時要注意挺胸,不要含胸駝背,背部較好緊靠在椅背上。雙腿不要交叉或蹺二郎腿,以免使血液循環受阻,影響局部血液供應;
9、使用快捷鍵等小技巧,左右手替換著使用鼠標,使用靈活輕快的鼠標,筆記本和臺式機換著用等也是權宜之計。
已患“鼠標手”,則要積極治療,充分休息,可作理療、外抹消炎止痛的藥物、局部封閉。正中神經是手部最重要的神經,因其支配最重要的大拇指,受壓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必須及早作微型手術或直接切開腕橫韌帶減壓,神經的損傷要及早采取措施,否則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