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31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醫院占地130987m2,開... [ 詳細 ]
豐城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31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醫院占地130987m2,開...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0-29 19:19來源:求醫網
營養是我們健康的基礎,通過合理膳食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調查顯示,注重營養可以使癌癥發病減少30%—40%,但我在工作中發現,人們對營養存在著普遍的誤區。
誤區一:需要多的營養就重要
從種類上來說,我們需要40多種營養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計的,有的是以微克計的。比如蛋白質,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體力勞動者需要上百克。鈣需要800—微克,鐵15—20毫克。但不是我們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當然不是,比如蛋白質需要幾十克,它是我們身體重要的組成物質,我們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鐵不足,同樣會形成缺鐵性貧血等,影響孩子的發育。
誤區二:營養不是越多越好
“營養”不能缺乏,但絕不是越多越好。還以蛋白質為例來說明“營養”適量的重要性。生長發育中的兒童如果攝入蛋白質不夠,就會影響身高、體重以及智力等多方面的正常發育。因此許多人除了食物攝入蛋白質以外,還吃一點蛋白粉等。
但實際上,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吃多了就意味著浪費,多余的蛋白會代謝出去。而且,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體內蛋白質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質也增多,會加重腎臟的負荷,加速骨骼中鈣的流失,增加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
誤區三:食物分好與壞
有的食物被說成是垃圾食品,有的則被稱為都行食品。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觀點。在營養上,我們把食物分成了五大類,首先是谷類和薯類,第二類就是動物類的食物,第三類就是谷類和堅果類的,第四類就是蔬菜、水果,第五類就是純能量食物。它們每一類都能提供我們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誤區四:食物越貴越好
食物并非越貴越好。一枚**提供的能量要比一只鮑魚高,蛋白質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膽固醇的含量**要比鮑魚高,鮑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的兩倍多,鮑魚的鈣、鐵、硒要比**多好多,但**中的維生素A、B1、B2都比鮑魚多,尼克酸含量差不多,維生素C兩者都沒有。從數據來看,鮑魚和**的營養成分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個別營養素的含量有所差別。但價格差別就大了,所以并不是越貴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物質就越多。
誤區五:四條腿的比不上沒腿的
坊間流行一種說法:“四條腿的比不上兩條腿的,兩條腿的比不上一條腿的,一條腿的比不上沒有腿的。”
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四條腿、兩條腿的都屬于動物性食物,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鐵的含量差不多,豬肉的脂肪含量較高,可能不太受歡迎,但其維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幾種食物都高。蘑菇雖然脂肪和能量低了很多,但它的蛋白質、鐵、硒、維生素A的含量都比較少。
誤區六:**黃膽固醇高
很多人關心膽固醇的問題,我發現身邊不少人吃**的時候,都不吃**黃,認為它會使膽固醇增高。其實,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有膽固醇,我們內部的膽固醇是毫克,從外部攝入的是500毫克,一個**黃只含有膽固醇50毫克。而動物內臟,比如我們吃的鹵煮里的內臟所含膽固醇量遠遠高于**黃,很多人往往不吃**黃,卻狂吃一頓鹵煮,你的膽固醇攝入更易超量。(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