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創建于一九四一年,前身系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一九四五年更名為四川省立醫院,一九四九年更名為川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一九五四年由于... [ 詳細 ]
世界糖尿病日背景介紹
時間:2012-10-29 20:39來源:求醫網
11月17日是世界第9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日,今年的主題仍然是“呼吸困難,并非無助”。
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全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是一種使氣道逐漸阻塞的破壞性肺部疾病,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多屬于此病范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由于吸煙和吸入有害顆粒或氣體引起,它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多痰、運動時氣急、呼吸困難,癥狀反復發作,久而久之,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組織徹底喪失功能,導致呼吸衰竭和全身多臟器衰竭,進而影響生命。
很多患有慢阻肺的人并不知道他們患有此病。因為早期癥狀不明顯,僅有肺功能的下降。當癥狀出現時,一些人只認為是人體衰老的自然進程,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目前全球已有6億人患有慢阻肺,預計患病率還會繼續上升,到2020年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
COPD發病率在逐漸增加,2006年國內40歲以上人群COPD發病率為8.2%。在國內約有超過3800萬患者,每分鐘我國有2.5個人死于慢阻肺,每年更有100萬人死于此病,慢阻肺的死亡率超過了冠心病。人們應該象關注冠心病一樣重視慢阻肺。
治療:
1.教育與管理
通過教育與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及有關人員對COPD的認識和自身處理疾病的能力,更好的配合治療和加強預防措施,減少反復加重,維持病情穩定,提高生活質量。主要內容包括:(1)教育與督促患者戒煙,迄今能證明有效延緩肺功能進行性下降的措施僅有戒煙;(2)使患者了解COPD的病理生理與臨床基礎知識;(3)掌握一般和某些特殊的治療方法;(4)學會自我控制病情的技巧,如腹式呼吸及縮唇呼吸鍛煉等;(5)了解赴醫院就診的時機;(6)社區醫生定期隨訪管理。
2.控制職業性或環境污染,避免或防止粉塵、煙霧及有害氣體吸入。
3.藥物治療
4.康復治療
5.長期以來COPD患者只有在疾病加重時(即AECOPD)才去就診治療,病情一旦緩解就迅速停藥,等AECOPD再次發生時再去治療,如此反反復復,結果肺功能進行性下降,治療越來越困難,形成惡性循環。而打破這種惡性循環的惟一辦法就是必須把防控COPD的主要精力用在穩定期。
《城鄉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研究》專項課題背景資料
1. COPD患病率:40歲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約為9.6%,高于2006年國內調查數據(8.2%).
2.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疾病知曉率低,僅為30.2%。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療率僅為24.5%,大量患者未接受正規治療。
3.社區COPD患者疾病有效控制率僅為22.8%。
4. COPD患者有吸煙史者占63%,吸煙是COPD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COPD的危險性成倍增加;室內污染也是COPD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室內污染包括使用生物燃料、燒煤的煤煙、炒菜的油煙等。
5.由于COPD臨床癥狀出現率較低(46.9% ),導致COPD的診斷率不足。社區COPD患者中,輕、中度患者占絕大多數,患者一般不會主動就醫,往往使其成為了早期防治的盲區。
6.盡管現有的各種藥物并不能有效地減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逆轉其氣流受限,但是規范地用藥仍舊可以不同程度地減輕癥狀,改善活動(運動)耐力和提高生活質量。
7.所調查的COPD患者中,只有40.8%患者聽說過COPD;45.2%患者知道吸煙是COPD最主要的危險因素;47.9%患者人知曉咳嗽是COPD的相關癥狀,45.4%患者人知曉咳痰是COPD 的主要癥狀;僅有17.6%人認為肺功能檢測可以診斷COPD。COPD的治療方面,僅有31.6%患者知道需要長期家庭氧療;39.3%患者知道需要吸入療法;僅有26.2%患者知道需要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