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創建于一九四一年,前身系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一九四五年更名為四川省立醫院,一九四九年更名為川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一九五四年由于... [ 詳細 ]
快樂養生春季養肝
時間:2012-10-29 20:43來源:求醫網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分別與自然季節相對應,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春季宜養肝,一年養肝之計,便在于這個季節了。早在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給我們留下了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內經》里面就講了許多四季養生的觀點,提出了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的養生之道。春季自然界萬物欣欣向榮,養肝應遵循春陽升發之氣,疏散肝氣,內外和順。
春季養肝要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情緒。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季對應,肝木喜舒暢而惡抑郁,所以,春季養肝首要一條是調理情緒,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身體的各種疾病。因此,春天應順應舒暢的肝氣,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第二飲食。中醫有“五味入五臟”的理論,酸味屬木,甘味屬土,春天肝氣旺盛,酸味過多會導致肝火更旺,脾土受挫,不利于脾胃的運化,因此春季飲食宜甘少酸。即吃點甜品和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蜂蜜、核桃、山楂、橘子、龍眼、桂圓肉等,蔬菜宜吃點蔥蒜韭菜等養陽的佳品,少吃寒涼的蔬菜如蓮藕、黃瓜,藥膳方面可以選用黃芪、人參,枸杞、大棗、山藥、砂仁等。需要注意的是個人體質存在差異,有虛實寒熱之分建議能請教相關中醫醫師進行體質辨識后,對癥進補。第三運動和休息。春季萬物復蘇,春暖花開,可以到郊外進行一定活動量的戶外活動,比如慢跑、羽毛球、踢毽子、放風箏都是很合適的選擇,時間較好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三點,選擇有陽光但不爆曬的地方,每個年齡段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中老年可以選擇一些健身操,太極拳,中醫的五禽戲,八段錦都是很好的鍛煉方法,同時配合深呼吸,不僅可以吐故納新,通經活絡還可以解春困。作息時間春季應該早睡早起。
俗話說“春困夏乏”春眠不覺曉,在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很多人會覺得很疲倦,沒精打采,精力不集中,這就是春困。中醫講春困主要是因為肺脾氣虛,濕阻清竅所致,因此解決春困的辦法就是宣肺益氣健脾祛濕,癥狀不重的可以通過生活調節,如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增加戶外活動,加強與人的溝通,多吃綠色蔬菜也可以選擇適當吃一些姜蔥蒜等通陽的食物解除春困,還可以喝一些提神醒腦的春茶等。
下面有一些食療方可以推薦食用:①懷山藥、薏米各20克,芡實15克,瘦肉200克,煲湯飲;②黃芪20克、懷山藥30克,白術10克,陳皮6克,煲湯飲;③薏米、大米或小米加紅棗煮粥食用,簡單有效。春困有時是某些疾病的前驅癥狀,所以癥狀重者或者癥狀持續不緩解者就應該到醫院請專業醫師進行診治。
春天天氣乍寒乍暖,著裝很難把握, 俗話說“春捂秋凍”簡單的說就是春天氣溫剛回升,不宜過早減衣服,秋天氣溫稍涼不宜過早增加衣服,這個衛生諺語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生活經驗。但是春捂秋凍不是適宜于任何人,每個人的體質不太相同還是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適當增減衣物,而且捂要捂到正確的地方,一般人的下部分血液循環比上部差,寒從足下起,特別是要注意雙足和膝關節的保暖,現在我們已經看見很多女孩換上了薄薄的春裝,甚至穿上了涼鞋,是寒濕之地,這樣寒氣更容易侵入人體,也是很多關節病的主要誘發因素。
一年之計在于春,那養生也從春天快樂開始吧!
附春季養肝茶
蜜糖紅茶:沖泡紅茶,再根據個人口味調適量蜂蜜、紅糖。每天飯前喝1次,能溫中養胃、護肝驅寒,適合肝火旺,脾胃功能不佳者。
蔥白生姜茶:大蔥1根,拍扁切碎放鍋里,加開水1碗,用大火燒沸,加紅茶適量,調入生姜汁1匙,沖濃茶趁熱飲用。喝完后就可以上床睡覺,能增熱御寒。(肝火旺,脾胃功能差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