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綜合性醫院。2011年被省衛生廳確定為地市級區域醫... [ 詳細 ]
科主任盡職盡責是醫療安全的第三道防線
時間:2012-10-31 18:31來源:求醫網
科主任不是什么官,因為無權無勢,但是一種責任,科主任既是一個團隊的隊長,也充當學科帶頭人的角色,一個科室沒有帶頭人的傾心竭力打造,這個科室將是一潭死水,一盤散沙,人們常說“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發生在本科室的任何醫療糾紛,都與科主任沒有及時發現與排查有一定的關系,我們不能回避科主任自身的問題。首先作為科室管理者,隱患的存在是科室管理制度制定或執行中存在缺陷或漏洞的結果,沒有把醫療安全的盲區或死角盡收眼底,沒能充分做到“以制度管人,按規范做事”。2009年南京市兒童醫院發生的那起讓家屬悲痛欲絕的事件,值班醫生上網玩游戲忙“偷菜”,上班不作為致5個月嬰兒死于非命,說明這個醫生所在科室上網玩游戲已蔚然成風,在這個工作環境中熏陶,不玩游戲也難,這是不是科主任管理的問題?前兩年我科個別醫護人員也有上夜班玩電腦游戲現象,我發現后從科室電腦上刪除過好幾次游戲軟件,刪除掉過幾天又出現了,現在醫院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這一隱患。其次作為學科帶頭人,對于疑難危重病人若不處處查漏補缺,醫療安全就會從眼皮底下滑過,隨之而來的則是更大的醫療風險。盡管我一直堅持科主任查房,但仍有不夠深入的地方。科室討論會上大家提出的部分安全隱患我真是第一次聽到,平時沒能及時發現或了解,存在管理漏洞。透析室帶教護士不在場,實習護士單獨配透析液,將血濾器誤當透析器使用,陽性病人的透析機操作后不換手套操作陰性病人透析機等,存在醫院感染隱患。近2年衛生部先后多次通報了安徽霍山、江蘇南京、山西太原以及甘肅白銀等多家醫院血透病人集體感染丙肝的多起事件,主要是管理漏洞和工作人員感染控制意識淡漠所致,這幾家醫院也由此付出了沉重和慘痛的代價。昨天剛聽到了一個消息,甘肅某醫院15臺血透機有11臺污染綠膿桿菌被叫停,只有4臺合格,追查原因是消毒護士為了提前下班,私自將設定好的消毒時間由40分鐘改為10分鐘,整整縮短了半個小時,消毒時間顯著不夠所導致。試想如果我們停掉11臺透析機,暫且不說綠膿桿菌造成院感暴發流行,就是眼前80多條生命因得不到透析都無法保障,后果不堪設想。以前我科也曾有個別醫生為了提前下班讓護士縮短透析時間,竟用加快血流來趕時間,太不靠譜。我們盡管沒有發生過院感暴發及透析感染乙肝、丙肝事件,但一次次敲響的警鐘,我們應該從中受到警示教育。我們不能因為各種隱患導致上述事件在我院上演,不能讓大家苦心經營的學科毀于一旦。
要防范醫療隱患,科主任必須花很大精力用于管理,管理就是一要“管”二要“理”,“管”靠制度,就是“用制度管人”,“理”靠感染和表率,自己必須“按規范做事”。科主任的職責不是與住院醫一樣主管多少病人,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病人和學科建設上。所謂重點病人指疑難的、危重的、診斷不清的、治療效果不好的、操作難度大的、以及刁蠻無理、難以管理、存在糾紛苗頭的病人,這些病人就要在科主任的掌握之中做到心中有數,但具體實施必須落實到人頭,這個人就是主管醫生。其次還要把精力放在學科建設、發展規劃、新服務的開展以及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上,帶領全科共同實施。因為科主任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管床上,每天應付了開化驗單、下醫囑,學科的發展必將不斷滯后。同時科主任還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隨時了解本學科進展和動態,才能正確應對隨時發生的新問題。如果科主任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科室管理和學科建設上,這個學科的醫療行為不一定是安全的,所以科主任的盡職盡責是醫療安全的第三道防線。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分析骨二科的“醫療事件”,首先患者病情變化時查房不仔細,會診不及時,沒有很好地落實核心醫療制度,第一道防線崩潰;其次病情變化時不能及時判斷,延誤時機,出現呼吸困難時又束手無策,沒有達到責任與技術的統一,第二道防線失守;再次,因科主任休假,也未及時請求上級醫師,連最后一道防線也拋棄了,出現“醫療糾紛”是必然的。我們當大夫的每個人手里都死過病人,當病人死亡后,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回想,總能想到一些工作中“或許”有欠缺的地方,回想假如當時我們再怎樣怎樣做,“或許”又是另外一種結果,當病人死亡后總有些許“愧疚”,這“愧疚”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過程,是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的過程,我們能多一些愧疚就會多一些教訓,少一些失誤。
各位同仁:如果由于我們的失誤要了患者的命,患者家屬就會要醫院的命,患者輸不起,我們更輸不起。為了讓生命之花更加燦爛,為了醫院的快速和諧發展,也為了我們心中的那份理想,讓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堅守醫療質量的安全防線!
要防范醫療隱患,科主任必須花很大精力用于管理,管理就是一要“管”二要“理”,“管”靠制度,就是“用制度管人”,“理”靠感染和表率,自己必須“按規范做事”。科主任的職責不是與住院醫一樣主管多少病人,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病人和學科建設上。所謂重點病人指疑難的、危重的、診斷不清的、治療效果不好的、操作難度大的、以及刁蠻無理、難以管理、存在糾紛苗頭的病人,這些病人就要在科主任的掌握之中做到心中有數,但具體實施必須落實到人頭,這個人就是主管醫生。其次還要把精力放在學科建設、發展規劃、新服務的開展以及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上,帶領全科共同實施。因為科主任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管床上,每天應付了開化驗單、下醫囑,學科的發展必將不斷滯后。同時科主任還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隨時了解本學科進展和動態,才能正確應對隨時發生的新問題。如果科主任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科室管理和學科建設上,這個學科的醫療行為不一定是安全的,所以科主任的盡職盡責是醫療安全的第三道防線。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分析骨二科的“醫療事件”,首先患者病情變化時查房不仔細,會診不及時,沒有很好地落實核心醫療制度,第一道防線崩潰;其次病情變化時不能及時判斷,延誤時機,出現呼吸困難時又束手無策,沒有達到責任與技術的統一,第二道防線失守;再次,因科主任休假,也未及時請求上級醫師,連最后一道防線也拋棄了,出現“醫療糾紛”是必然的。我們當大夫的每個人手里都死過病人,當病人死亡后,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回想,總能想到一些工作中“或許”有欠缺的地方,回想假如當時我們再怎樣怎樣做,“或許”又是另外一種結果,當病人死亡后總有些許“愧疚”,這“愧疚”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過程,是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的過程,我們能多一些愧疚就會多一些教訓,少一些失誤。
各位同仁:如果由于我們的失誤要了患者的命,患者家屬就會要醫院的命,患者輸不起,我們更輸不起。為了讓生命之花更加燦爛,為了醫院的快速和諧發展,也為了我們心中的那份理想,讓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堅守醫療質量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