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兒童走路變化要警惕以防忽視釀悲劇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 詳細 ]
暫無出診、停診詳情公告,以當天值班醫生為準
時間:2013-02-25 15:13來源:求醫網
日前,我院兒外科接收了這樣一位特殊的小患者,年僅11歲的他無外傷、無發熱,卻總是抬不起腿走路,走路的姿勢也像“鴨子”一樣,一搖一晃。由于很早之前,他就沒有了媽媽,這樣的變化持續了近半年,也沒有引起家人的足夠重視,然而就是家長的粗心大意險些讓年紀小小的他永遠失去行走能力。
今年11歲的小震楠家住我省的,半年前,小震楠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走路沒勁的狀況,走路落腳時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響,走路姿勢更是變得越來越難看。家人帶他到附近的診所檢查后,大夫認為啥事都沒有,就讓大人把孩子帶了回去。因為孩子正在學知識的時候,小震楠的爸爸總怕耽誤了孩子學習,心想:孩子既然不疼不癢的,應該沒啥大毛病,那就等到放假再說吧!因為總是沒勁又跑又跳,本應活潑愛動的年紀,小震楠卻變得越來越“穩重”。下課后,他總是坐在一邊看別的小朋友們玩鬧。
直到一個月前,小震楠已經根本無法自行行走,坐下、躺下就起不來,這時家長才意識到應該帶孩子看看病了。到了某醫院后,大夫檢查不出什么毛病,認為小震楠雙腿無力很可能是因為缺鈣,就建議回家補一個月鈣再回來復查一下。回家后,一家人便給孩子吃鈣片、打鈣針,這樣的速效療法卻讓孩子根本不能下地走路了。著了慌的父親立馬帶著孩子來到哈醫大二院,經MRI檢查,確診為椎管內腫瘤,收治到兒外科。
據我院兒外科主任韓福友介紹說,小震楠所患的是椎管內腫瘤當中的神經鞘膜瘤,由于這類腫瘤會壓迫脊髓和神經,所以會帶來肢體運動上的障礙。而且經進一步診斷,小震楠的所患的椎管內腫瘤屬于先天性占位。因為一直得到沒有準確的診斷,加之孩子的父親堅持假期先讓孩子補一個月課再出來看病的疏忽,入院時,小震楠的病情已經被耽誤了。有著多年兒科工作經驗的韓主任指出,如果再耽擱一段時間,孩子就要癱瘓了,這樣的結果對一個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這也促使專家給廣大市民提個醒:一旦孩子身體出現什么變化,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一定要找一家有條件的大醫院進行檢查,以免由于忽視釀成的悲劇讓家長們后悔不迭。
為了讓小震楠盡快得到更好地救治,能夠早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能跑能跳,韓福友主任盡快為小震楠進行了手術治療。整個手術由兒外科主任韓福友教授親自主持,在留學回國的兒童骨科專家蔣志濤大夫和臨床經驗豐富的李連涌大夫配合下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制定了詳盡的手術預案。并于近期,為小震楠實施了手術,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手術,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據主管醫生李連涌大夫術后介紹說,雖然神經鞘膜瘤屬于良性腫瘤,但是小震楠的腫瘤生長于椎管內相當于胸椎的3、4 節處,位置高,占位大,將脊髓完全壓扁,因此手術風險非常大,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鑒于此類手術風高,目前省內其他醫院很少有開展此類的兒外科手術。
據了解,目前小震楠的恢復狀況喜人。僅僅在手術后一周,小震楠的雙下肢肌力已基本恢復正常。每每醫生查房時,小震楠都會高高的抬起自己的雙腿向醫生們展示他的恢復成果。據醫生介紹:按照目前的恢復速度,大概只要三到四周左右的時間,小震楠就可以佩戴支具行走了;但是短期內還是要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摔跤。我們祝愿小震楠早日康復,期待著小震楠再次獨立行走的那一天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