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前身為江門市中醫院)成立于1958年,... [ 詳細 ]
提早老化的現代病——便秘
時間:2012-11-01 19:35來源:求醫網
一、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表現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難,或合并一些特殊癥狀:如長時間用力排便、直腸脹感、排便不盡感、甚至需用手法幫助排便。在不使用瀉劑的情況下,7 天內自發性排空糞便不超過2 次或長期無便意。
二、便秘的病因
1.一般病因:(1)不合理的飲食、飲水習慣,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是常見原因;(2)不良排便習慣;(3)長期遏制便意;(4)不合理使用瀉劑;(5)環境或排便體位改變;(6)妊娠;(7)老年、營養障礙。
2.結直腸和盆底器質性病變及功能性障礙:(1)結腸機械性梗阻:良、惡性腫瘤;(2)直腸或肛管出口梗阻:肛裂、肛管獲直腸狹窄、內括約肌失弛緩、直腸前突、直腸內脫垂、盆底痙攣綜合征、恥骨直腸肌肥厚、骶直分離、盆底疝等;(3)結直腸神經病變及肌肉異常: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特發性巨結腸、巨直腸、慢通過型即傳輸性結腸運動緩慢、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型)等。
3.結直腸外神經異常:(1)中樞性:各種腦部疾患、腫物壓迫、脊髓病變、多發性硬化等;(2)神經支配異常。
4.精神或心理障礙:(1)精神病;(2)抑郁癥;(3)神經性厭食。
5.醫源性:(1)藥物:如可待因、嗎啡、抗抑郁劑、抗膽堿能制劑、鐵劑、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等;(2)制動。
6.內分泌異常及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低血鉀癥、糖尿病、垂體功能低下、嗜鉻細胞瘤、鉛中毒等。
7.結締組織性疾病:如硬皮病等。
三、便秘的檢查方法及評估
針對有關便秘的特殊檢查,應在詳細詢問病史并進行各種常規檢查如肛門直腸指診、鋇灌腸及結腸鏡檢查除外器質性病變后選用。
1. 詢問病史:詳細詢問有關便秘的癥狀及病程、飲食習慣、胃腸道癥狀、伴隨癥狀和疾病以及用藥情況;便秘癥狀特點(便次、便意、是否困難或不暢、便后有無便不盡、下墜感及糞便性狀);評估精神、心理狀態;注意有無腫瘤預警癥狀,如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
2.一般檢查:肛門直腸指檢能了解直腸內有無糞便滯留及性狀,肛管、直腸狹窄和直腸占位等,并可了解肛管括約肌、恥骨直腸肌的功能狀況及有無直腸前突、直腸內脫垂等;血常規、糞便常規、糞便隱血試驗是排除結直腸、肛門器質性病變的重要而又簡易的檢查;必要時進行有關生化、激素水平和代謝方面的檢查;對可疑肛門、結直腸病變者,應行肛門鏡、結腸鏡檢查或鋇劑灌腸。
3.特殊檢查:對長期慢性便秘患者,可以酌情選擇以下檢查。
胃腸傳輸試驗,目前仍為常用的方法;排糞造影; 肛管直腸測壓;盆底、盆腔肌電圖檢查;結腸壓力監測;肛門超聲內鏡檢查;盆底動態磁共振成像。
四、便秘的診斷
對便秘的診斷應包括:便秘病因和(或)誘因、程度及便秘類型。應了解導致便秘有關的累及范圍,有無局部結構異常及與便秘的因果關系,對制定治療和預測療效至關重要。
1.便秘的程度:⑴輕度:癥狀較輕,不影響生活,經一般處理能好轉,無需用藥或少用藥;⑵重度:便秘癥狀持續,患者異常痛苦,嚴重影響生活,不能停藥或治療無效;中度:則介于兩者之間。所謂的難治性便秘常是重度便秘,可見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結腸無力以及重度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IBS)等。
2.便秘的類型:根據便秘的臨床癥狀,可分為結腸慢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2個基本類型,同時存在為混合型。
分型依據的癥狀:⑴排便困難、費力;⑵排出糞便干燥;⑶便不盡感;⑷肛門直腸阻塞感;⑸手法輔助排便;⑹每周少于3次;⑺無便意。
腸易激綜合征的便秘型是一類和腹痛或腹脹有關的便秘,同時,也可能有以上各類型的特點。
五、便秘的治療
治療原則:在排除了器質性便秘后,根據便秘輕、中、重程度,找出便秘的病因及類型,采用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恢復正常排便。
(-)非手術治療
⒈改善生活方式,加強排便生理教育,使患者確信2-3天不排便是無害的。增加米、麥糠等谷類,菠菜、地瓜等蔬菜,香蕉、蘋果等水果以及海草類膳食纖維的攝取。每早空腹食用酸奶以及早晚的腹部按摩,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調整心理狀態,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⒉盡可能避免藥物因素,減少諸類藥物可能引起的便秘。治療原發病和伴隨病有利于治療便秘。
⒊對出口梗阻型便秘,應針對不同的類型具體決定治療方案。對于以直腸內脫垂等為代表的松弛型便秘,提倡采用胸膝位提肛鍛煉,必要時應用硬化劑注射。對于以恥骨直腸肌綜合征為代表的痙攣型便秘,可優選生物反饋治療,使排便時腹肌、盆底肌群活動協調運動,輔助以熱水坐浴,擴肛治療。對結腸慢傳輸型便秘,腹部按摩非常有效,方法如下:①平躺,以肚臍為中心,用雙手從兩側抱住腹部。②姿勢不變,手指施加力量揉捏腹部,反復做三至五分鐘。③腳稍微張開站起來,用手指在肚臍左右和下面,以直徑約十厘米的圓周為范圍,繞圈式地按摩。接著,揉捏下腹部的左右。④最后用手掌,以直徑二十厘米的圓周為范圍,緩慢地按摩整個下腹部,約進行一二分鐘。
⒋選用適當的通便藥物,應選用不良反應及藥物依賴產生少的藥物為原則。合理選用容積性瀉劑、潤滑性瀉劑和刺激性瀉劑;應避免濫用瀉劑。
⒌心理療法:由于大腸運動是由自律神經來控制,中、重度便秘患者常有焦慮甚至抑郁等,應予認知治療,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
(二)外科治療
經過一段時間規范的非手術治療后收效不大,經特殊檢查顯示有明顯異常,可考慮手術治療。應慎重掌握手術適應證,針對病變選擇相應的術式,有多種病變同時存在時應手術解決引起便秘的主要病變,但也同時解決次要的或續發的病變。術前需要進行預測療效,應注意有無嚴重心理障礙,有無結腸以外的消化道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