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醫院始建于1956年,1996年在蘇北地區率先創建成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2012年再次被國家評為三級甲等中醫院。醫院先后榮獲:國內衛生... [ 詳細 ]
中藥膏方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時間:2012-11-02 14:30來源:求醫網
千百年來,中醫學在膏方的制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加工經驗。這些內容,一部分記載在有關的中醫藥典籍里,一部分蘊藏在老藥工的實際經驗中,均有待于不斷發掘繼承,整理應用。中藥膏方的制法是什么?
專家表示,膏方的制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
浸泡:先將配齊的藥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藥揀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藥物統統放入容量相當的潔凈砂鍋內,加適量的水浸潤藥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脹,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藥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時。
煎煮:把浸泡后的藥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轉為微火以沸為度,約3小時左右,此時藥汁漸濃,即可用紗布過濾出頭道藥汁,再加浸潤原來的藥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為二煎,待至第三煎時,氣味已淡薄,濾凈藥汁后即將藥渣倒棄(如藥汁尚濃時,還可再煎1次)。將前三煎所得藥汁混合一處,靜置后再沉淀過濾,以藥渣愈少愈佳。
濃縮:過濾凈的藥汁倒入鍋中,進行濃縮,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發,并隨時撇去浮沫,讓藥汁慢慢變成稠厚,再改用小火進一步濃縮,此時應不斷攪拌,因為藥汁轉厚時極易粘底燒焦,在攪拌到藥汁滴在紙上不散開來為度,此時方可暫停煎熬,這就是經過濃縮而成的清膏。
收膏:把蒸烊化開的膠類藥與糖(以冰糖和蜂蜜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煉,不斷用鏟攪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將膏汁滴入中凝結成珠而不散)即可。
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卻后,裝入清潔干凈的瓷質容器內,先不加蓋,用干凈紗布將容器口遮蓋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卻后,再加蓋,放入陰涼處。
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時,可以放入準備好的藥末(如鹿茸粉、人參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盤粉),要求藥末極細,在膏中充分抹勻。還有,可根據需要放入胡桃肉、桂圓肉、紅棗肉等一起煎煮時取汁,在收膏時一起放入可充分發揮其作用。
膏方的制作比較復雜,有特定的程序,嚴格的操作過程,為了達到預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