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基醫院為明基友達集團本著回饋社會、服務民眾的精神,投資設立的中外合資合作醫院。醫院依據國家三級醫院標準建立,占地600畝。整個工程分... [ 詳細 ]
左手手術臺,右手電視臺特立獨行的婦科名醫鄭丞杰
時間:2012-11-02 20:41來源:求醫網
提起鄭丞杰,在臺灣幾乎無人不曉:作為病人,你能在醫院見到他;作為讀者,你能在書刊報紙上讀到他;作為觀眾,你還能在電視節目里看到他。醫生、科普作者、節目嘉賓、主持人,不同的場所,他扮演不同的角色,但這所有的身份都只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健康。2011年8月,這位特立獨行的醫生出任南京明基醫院醫療副院長,雖然在南京的時間并不長,但他的風趣幽默卻給每個接觸他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訊員 劉洋 現代快報記者 李鑫芳
“三頭六臂”的明星醫生
如果醫生只是忙于開刀和開藥,卻不對病人做衛生教育,那他的工作只做了半套。一直以來,鄭丞杰都抱著這樣的想法,所以他花了不少時間寫書、做節目,借助大眾媒體開展公眾衛生教育。因為風格幽默,擅長把深奧的學術轉化成淺顯易懂的話語,所以無論是他的書還是節目都特別受歡迎。從早期的《非常男女》《今夜女人香》,到近期的《WTO姊妹會》《今晚哪里有問題》等,鄭丞杰一直都擔任特別來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搜看。這些節目被不同的電視臺轉播,所以在各地僑界,鄭丞杰都有鐵桿粉絲,而從四面八方趕到臺北向他求醫的患者,也一直絡繹不絕。
衛生教育花了鄭丞杰很多額外的精力,但這卻有意義不同的收獲。一次乘出租車,司機一下就認出他。鄭丞杰開玩笑說:“難道我身上有消毒水味?”司機回應:“聲音我聽得出來。”原來,這位司機是他的鐵桿觀眾。當時他的節目是每周二晚上9點半,司機說每周二一定會9點之前回家,陪在讀初中的孩子看節目。他經常把節目里的話當引子來教育子女,這樣既不會尷尬,也彌補了自己對性知識的不足。
患者候診時先讀他的書
排隊候診期間,你一般會做什么?玩手機?發呆?鄭丞杰的病人都會讀書,讀他寫的科普書。談到這個有趣的習慣,鄭丞杰講了個小故事:一位患者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得知病情后,她很困惑,追問鄭教授“我很愛干凈,為什么會有異味”……很多時候,患者并不能明白醫生所講,如果有文字材料給她們,會避免很多誤解。所以一直以來,鄭丞杰的診間都會擺放自己寫的書籍,每位患者都能在書中找到關于自己疾病的描述。“看病前,我會告訴她,你先從第×頁看到第×頁。” 這樣,患者事先做好了功課,問診時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在跟記者講解HPV與宮頸癌的關系時,鄭丞杰也拿出自己寫的一本書,圖文并茂,讓記者很快就明白了講解的內容。
好醫生要治病,還要治心
診間除了擺著科普書,鄭丞杰還會放一本該年度的黃歷,這是為了方便病人“看日”。鄭丞杰說,醫生治病也要治心,病人相信就給他安心,很多時候,他還扮演著心理輔導師的角色。他曾接診過一位宮頸癌患者,當時已經是第二期,需盡快手術,但這位患者卻堅持要先到廟里念經兩周。所有人都不贊成,只有鄭丞杰贊成,因為他知道如果不能讓病人安心,她極可能不會接受手術,這樣反而害了她。果然,兩周后病人開心地接受治療,術后恢復良好,十多年都沒復發。面對那些癌癥患者,鄭丞杰時常覺得“她們已經夠憂愁了,如果我又一副苦瓜臉,那她們豈不是對未來更沒信心?”所以他的門診常充滿笑聲,有些人甚至覺得他的幽默睿智為治療效果貢獻了一半的力量。
[人物檔案]
鄭丞杰
醫學博士、南京明基醫院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博導,臺灣婦產科、婦癌專科醫師。擅長婦科腫瘤的治療,特色醫療包括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微創手術、早期婦癌的保存生育功能療法、子宮下垂的經陰道無腹部切口懸吊手術、宮外孕的保守療法(免切除輸卵管)、腹膜外剖宮生產、陰道痙攣癥的治療等。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科普著作30多部,其中大部分與女性健康及性教育有關,不少也都是暢銷書。此外,鄭丞杰還活躍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媒體上,積極開展公眾衛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