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婦幼保健院是紹興地區環境優美、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硬件設施現代化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醫院擔負著全市婦女、兒童的醫... [ 詳細 ]
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為何多發
時間:2012-11-05 11:17來源:求醫網
新學期伊始,有不少孩子都面臨著改變和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和大學,在如今這樣一個網絡普及、電子產品泛濫的年代,從五六歲的兒童到初高中的青春少年,可能都面臨著面對電腦、手機帶來的誘惑,在不少表面看起來網絡成癮的孩子,其實隱藏著不少心理問題。為此,記者采訪了市婦保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余紅,也走訪了市第七醫院的心理治療師梁勝林醫生,共同來解這一道網癮背后的難題。 (撰文 記者 李麗)
多動癥為何多發?
健康提示:家長切記不要將玩手機和游戲作為對孩子的獎賞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在成長時的物質享受越來越好,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關注過孩子們的精神成長呢?據了解,絕大多數的少年罪犯都是因為精神人格上有所欠缺。
或許是因為獨生子女從小沒有玩伴,或者是因競爭激烈而不得不從小就被關在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里,現在的孩子們心理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中最常見的便是感覺統合失調以及多動癥。
市婦保院兒童保健科主任余紅向記者介紹,感覺統合失調的主要癥狀是好動不安,語言發育遲緩,不會閱讀、計算,丟三落四,膽小孤僻,情緒暴躁、人際關系不良,體育能力、音樂能力都很差等;而多動癥主要的表現是上課小動作比較多,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影響課堂紀律、作業粗心等。很多家長面對孩子這樣的舉動,特別是男孩子,都會認為這只是簡單的調皮,等他(她)年紀大些了應該也會好一點。所以一般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他們的心理行為問題往往不受重視,只有當他們上了小學,有老師向家長告狀孩子刻意破壞課堂紀律或者與同伴相處關系不佳的時候,家長才會開始關注這個問題。近期正逢開學,所以在市婦保院有不少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被家長帶著來看門診。
余主任說:“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沒有玩伴也就算了,家長甚至都不讓他們做些家務活,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適當地做些家務或者手工活,可以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另外,如果家長有空,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多與同伴交流,不要總是讓孩子悶在家中。”
那么,應該如何解決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呢?余主任提到,藥物治療當然是其中一個方法,但除非萬不得已他們才會建議使用藥物,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家長較好使用“行為矯正法”,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正確引導,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予鼓勵或獎勵,但要注意獎勵必須恰當。“很多家長把玩電腦、手機游戲或看電視當作給孩子表現好的獎勵,家長們可能覺得孩子在玩游戲、看電視的時候很乖很安靜,他們便可以專心去做事了,但這種方式其實是不對的,甚至是一種誤導,這會讓孩子們真的把玩電腦游戲、手機游戲和看電視當作了一種‘獎勵’,一種積極的東西,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余主任特別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