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是一所歷史文化久遠深厚的老牌醫院。醫院組建于1959年7月,院址前身為河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舊址。人員來源于1886年建院的... [ 詳細 ]
臂叢神經損傷神經移位術進展
時間:2012-11-05 19:42來源:求醫網
神經移位是指犧牲一少部分次要神經功能,去恢復受區神經肌肉更重要的功能[1],即將一些次要的未受損傷的神經直接或通過神經橋接移植與受損傷神經遠端吻合。年,Tuttle首次報道將神經移位應用于治療臂叢神經損傷(BPI) [2],年Nasakas經解剖學及相關研究更清楚報道了神經移位在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作用[3]。從那時起,神經移位的應用日益引起外科醫生的興趣并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應用在臂叢神經根性撕脫傷。但有幾個神經移位的原則需要注意:①需要接受移位的神經肌肉之功能要遠大于移位的神經(供體)②神經移位要盡量接近肌肉組織,即縮短神經再生距離,如尺神經部分移位于肌皮神經要盡可能靠近神經進入肌肉處。③能直接吻合時不要做神經移植。④應用行為相似或相近的神經肌肉單位,叢內神經移位(如胸前內側神經-肌皮神經)效果優于叢外神經移位(如肋間神經-肌皮神經)。⑤肌肉失去神經支配時間越長效果越差,所以神經移位手術要盡早進行[4]。
對于嚴重的BPI首先要確定神經根撕脫的情況,是部分撕脫或全部撕脫,可取鎖骨上、鎖骨下或聯合切口探查臂叢神經,神經探查術中應用肌肉電生理監測可明確神經損傷的程度,即有無傳導性,有助于選擇神經重建的方法。常用的療效比較確切的神經移位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副神經移位
早在年,Tuttle提到應用副神經作為移位神經來源。然而直到年Allieu等才開始廣泛應用[1,5,6]。在早期的報告中,需要神經移植方可達到受損傷的神經?;诮馄蕦W研究,副神經可在靠近進入斜方肌處切取,可以保留一部分斜方肌分支,另外副神經可以不經神經移植直接與肩胛上神經吻合[7,8]。為了恢復肩關節功能,可選擇肩胛上神經或腋神經進行移位,前者可直接與副神經端端縫合,后者需神經移植橋接。移位于肩胛上神經的效果優與移位于腋神經[9],當然,肩胛上神經和腋神經均得到重建效果更理想。副神經也可移位于肌皮神經,有學者報道副神經移位于肌皮神經后 65%~72.5%的患兒屈肘肌力可達MRC3級以上,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包括外傷距手術的時間以及移植神經的長度[10,11]。不過,更多文章報道肋間神經移位
2.肋間神經移位
3.頸7神經根移位
4.膈神經移位
5.頸叢神經移位
6.胸前內外側神經移位
7.叢間神經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