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是浙江省衛生廳直屬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內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是浙江中醫藥大... [ 詳細 ]
【媒體報道】《杭州日報》血管里發生了“堵車”
時間:2012-11-06 10:02來源:求醫網
長假期間不僅是交通堵、景區擠,孫先生的體內也發生了“堵車”。假期他在電腦前坐了四五天,突然發現右腿出現浮腫,大腿硬得像石頭。到省立同德醫院一檢查,原來是下腔靜脈變異,只有常人的約1/4粗,并且發生了靜脈血栓,血液被堵在了下肢。
血管里發生了“堵車”
孫先生一向都比較關注身體健康,右腿浮腫還以為是簡單的靜脈血栓。
接診的血管外科王曉棟醫生一看,感覺不對。靜脈血栓患者年齡都偏大,而孫先生只有40歲。一般的血栓,越是遠端肢體越會腫脹發硬,而他的大腿硬得像石頭,小腿卻軟軟的,右大腿的直徑也比左大腿粗了10余厘米。
檢查結果令人驚訝,孫先生體內雙側下腔靜脈存在變異,右側下腔靜脈直徑只有7毫米,約為正常人的1/4(常人有25毫米),而且80%的管腔都發生了血栓。更悲劇的是,血栓也已經陸續脫落掉到了肺動脈里引起了栓塞,肺部的七八根小血管已被堵死。
“下腔靜脈血栓如果延伸3厘米,就會威脅到包括雙側腎靜脈、3支肝靜脈在內的內臟靜脈系統,直接影響到雙側腎臟和肝臟的功能。”王曉棟說。
下腔靜脈是人體最大的靜脈,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靜脈血。這段血管發生栓塞,像閘門關小后水流蓄積,血液回流就不通暢,被堵在下肢。而孫先生的小腿靜脈回流是順暢的,血液就被滯漲在大腿,右腿就變粗發硬。
全球報道病例不超過20例
相關搜索提示,這種病例極為罕見,全球報道病例不超過20例,多見于年輕人。而且均為靜脈血栓反復發作,甚至反復肺栓塞后才明確診斷,從來沒人成功治療過,“由于變異血管位于腹腔深處,常規超聲檢查因腸道氣體干擾很難發現,誤診率極高。”王曉棟說。
專家組研究后,確診了治療方案。先把一個攔截脫落血栓的濾網,放在了孫先生殘存正常的下腔靜脈內,避開了周圍錯綜復雜的內臟靜脈系統。再把纖細的溶栓導管穿刺并放在了病變靜脈內,給予小劑量溶栓藥物。
“病變部位在下腔靜脈,全身溶栓就像大炮打蚊子,目標太小,發生出血并發癥的概率就大。”王曉棟解釋,這樣“點對點”的溶栓方式,不但可以減輕藥物對血栓的沖擊,緩解血管壁的痙攣,更可以減少溶栓藥物的用量,避免出血并發癥的發生。
經過治療,孫先生的血栓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是由于存在雙下腔靜脈的變異,下肢靜脈回流功能大概只有常人水平的1/2,他還得需要終生接受治療,而且血栓復發幾率還是蠻高的。
“下腔靜脈變異是先天性的,胚胎發育有問題。”王曉棟說,像孫先生這樣平時應該多運動運動下肢,以利于血液回流,不要老坐著。
相關鏈接:
被車撞飛
主動脈發生撕裂
這個長假事情還真多,王曉棟又講了另外一個故事:
一位50多歲的大姐,在路上走著走著,被一輛飛馳而來的車子撞到,人飛出去好幾米。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并無大礙,一點皮外傷,以及骨盆一點點骨裂而已。再仔細看了一下片子,發現不對,胸部隱隱地出血,里面居然有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頭部被重重撞擊后,可能會發生腦震蕩。這位大姐右側身體被撞時,劇烈的沖擊“震”到了主動脈。主動脈有三層結構組成:內膜、中膜和外膜。內膜局部發生撕裂后,受到強有力的血液沖擊,會逐步剝離、擴展,在動脈內形成真、假兩腔,就像一個囊腫,其實是夾層血腫。有些嚴重的主動脈可能會直接爆掉,患者很快會發生死亡。
像這位大姐這樣的患者,還真蠻少。她算不幸,也算是萬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還沒有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