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工人醫院位于唐山市中心風景秀麗的鳳凰山南麓,1953年建成開診,原國內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同志題詞命名。 1983年震后重建,占地面積... [ 詳細 ]
利用掌背神經重建感覺的臨床應用
時間:2012-11-06 13:32來源:求醫網
利用掌背神經重建感覺的臨床應用
年6月至年12月,我們利用掌背神經重建手指感覺,取得滿意的效果 。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本組共17例,男13例,女4例;年齡19-42歲。傷因:脫套傷8例,撕脫離斷傷9例。重建皮瓣感覺8例,均為拇指,修復指固有神經9例,拇指3例,示指3例,中指3例。利用第1掌背神經11例,第2掌背神經6例。受傷至入院時間3-4月。
2.手術方法:臂叢麻醉后,上氣壓止血帶,常規消毒鋪巾。拇指皮瓣感覺重建患者,首先在拇指遠節指腹皮瓣處切開一大小約0.8*0.6cm2創面,作為受區。以拇長伸肌與橈側腕伸肌交叉點為旋轉點,拇指掌腕關節尺側與食指近側指間關節橈背側的連線為軸心線,設計皮瓣。于食指近節橈背側切取面積皮膚面積0.8*0.6cm2(皮下筋膜面積為1.2*1.0cm2)的皮瓣,帶有第一掌背神經,食指橈側背動脈及深筋膜,筋膜蒂寬約1.0cm ,將皮瓣經明道或皮下隧道轉至拇指指腹皮瓣受區,供區直接縫合。修復指固有神經患者,在顯微鏡下尋找到上次手術標記的逆行撕脫的固有神經遠段,根據不同的手指,分離出第一掌背神經或第二掌背神經,根據所需長度切取掌背神經,于9-0尼龍線對固有神經與掌背神經進行無張力縫合。
3.結果:出院后隨訪6個月—1年,8例拇指皮瓣及9例撕脫離斷再植指腹感覺恢復良好,為S2+—S3+,拇指皮瓣感覺區延伸為1.2*1.0~1.5*1.2cm2。供區形態良好。
二、討論
感覺是手的主要功能之一,其中又以手指掌側感覺功能起主要作用。當掌側感覺的完全喪失認為減損功能的50%(1)。腹部皮瓣是修復拇指脫套傷的傳統方法,但由于術后皮瓣無神經的營養及支配,皮瓣臃腫,感覺差;指固有神經逆行撕脫的再植手指,即使手指成活,但若不修復神經,術后成活后的手指在功能方面仍受到很大制約。我院17例病人,脫套傷8例,撕脫離斷傷9例,利用第一掌背神經和第二掌背神經重建手指感覺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供區掌背神經完整,其分布區感覺正常是手術的前提。第一掌背神經適合重建拇指指腹感覺及拇指、逆行撕脫離斷傷時固有神經自掌心抽出,原位吻合困難者;第二掌背神經適合重建中指及示指尺側固有神經。
臨床實踐中我們總結了術中注意要點有以下幾點:1.重建拇指皮瓣感覺時切取皮膚面積不宜大,使供區能直接縫合且不影響外觀。而皮下筋膜面積可切取略大。筋膜蒂寬應在0.6~~1.0cm 保證皮瓣血供;2.切取分離時,注意保護好掌背神經及食指橈側背動脈;3.對于重建指固有神經逆行撕脫者,首先對撕脫的神經進行徹底的清創,切除挫傷嚴重部分,然后根據所需長度取掌背神經,進行無張力縫合。該類手術的缺點是犧牲了掌背的感覺神經,同時供區不隱蔽是其不足,手背遺留了疤痕,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