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衡水市人民醫院)始建于1946年,為紀念支持國內人民解放戰爭英勇獻身的加拿大籍外科醫生鐵爾生·萊孚·哈勵遜而命名。醫院... [ 詳細 ]
產癱的常見問題
時間:2012-11-07 09:46來源:求醫網
1.為什么會出現產癱
分娩是人類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胎兒通過狹窄的產道分娩而出,在這個過程中,幼小的軀體受到擠壓時,都有損傷到神經的風險,產癱的發生率在千分之一左右。當存在胎兒巨大,胎位不正,產鉗助產時,風險更高些。這種意外無法完全避免,甚至剖腹產也可能會出現產癱。產癱不僅是人類,也是哺乳動物界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這經常會引起醫療訴訟。由于治療周期非常長,花費不菲,國家應該完善社會福利保障機制,給予患兒生活上和治療上的幫助。
2.如何治療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數的產癱不需要特殊治療,可以自行恢復大部分功能。
然而,如何區分哪些能恢復,哪些不能恢復呢?根據前人的經驗,3個月內恢復屈肘肌力的,可以看作恢復希望大的,可以繼續保守觀察。而3個月仍然沒有肌力恢復的,建議早期手術探查修復。包括神經移植、移位等。最后治療的結果大多數都是滿意的,能恢復大部分功能。極個別非常嚴重的損傷,會留有明顯的后遺癥。
也就是說,在3個月大的時候看病就可以。但是要詳細記錄以前的各個關節活動情況、恢復情況。
手術是非常個性化的。每個人的病情不同,手術也不同。花費在1-2萬元左右。
3.觀察期間需要做些什么?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患兒被動的活動各個關節,以免關節攣縮。尤其是要做肩關節外旋,前臂旋轉的活動。
另外,仔細觀察患兒各個關節活動的恢復情況,及時與醫生交流。
4.需要別的治療嗎?
嬰幼兒不建議藥物治療,電刺激,針灸等。個人認為這些治療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有可能對嬰兒造成損傷。
5.小孩已經長大了,還能手術嗎?
一些沒有經過正規治療的患兒,經常存在肩關節、肘關節發育障礙,爪形手畸形等。
根據功能障礙的不同,可以選擇相應的手術來治療,能有所改善。和任何損傷一樣,治療的結果很難與正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