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由深圳市政府創辦的一所現代大型化綜...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7 10:27來源:求醫網
目前正值春夏之交,氣候變化較大,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的兒童突然增多,醫生多對癥下藥,給病人開具退燒藥。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退燒藥的使用也應遵循一定原則,這樣在可確保得到較好療效的同時也盡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退燒藥的使用前提:體溫高于38.5攝氏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體溫高于38.5攝氏度才有必要使用退燒藥。因為發燒是人體的一種有利防御反應,可以殺滅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貿然降溫會削弱機體的防御能力;但是,當體溫高于38.5攝氏度時,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就會受到影響,引發各種不適,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昏迷、肝腎功能損傷,兒童還可能出現高熱驚厥等,這個時候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燒藥了。
在退燒藥物的使用中,大人與小孩有相似之處,表現在“凡是小孩能用的,大人都能用”,無論是品種還是劑量,只是劑量更大一些罷了;但是反過來,大人與小孩用藥不同之處在于“大人能用的,小孩不一定能用”。上述道理不僅僅適用于解熱鎮痛藥,適用于一切醫藥。
目前為止,兒科用藥較好僅限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復方制劑,急性高熱期可慎用安乃近溶液滴鼻,但應密切注意過敏反應。
布洛芬。別名異丁苯丙酸、芬必得(布洛芬緩釋劑)、大亞克芬(布洛芬緩釋劑)、異丁洛芬、拔怒風、炎痛停。劑型有片劑、緩釋片、緩釋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溶液劑、乳膏劑、栓劑、搽劑,其中兒童最常用的為混懸劑。適應證為治療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頭痛、牙痛、神經痛、肌肉痛、腰背痛、關節痛等病癥。布洛芬的副作用主要有:少數病人服藥后可出現消化不良、皮疹、頭暈、耳鳴、胃腸道潰瘍、轉氨酶升高等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如病人出現胃腸出血,肝、腎功能損害,視力障礙,血象異常以及過敏反應等情況,應立即停藥。
對乙酰氨基酚。別名醋氨酚、撲熱息痛、百服寧、泰諾、必理通。劑型有片劑、咀嚼片、緩釋片、泡騰片、分散片、膠囊劑、口服溶液劑、滴劑、糖漿劑、顆粒劑、泡騰顆粒劑、栓劑,其中兒童最常用的為混懸劑、溶液劑和栓劑。適應證為治療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適等癥狀。對乙酰氨基酚的副作用主要有:少數病人服藥后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厭食等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如病人服藥后發生過敏反應須立即停止用藥;不得與其他含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同時服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料;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對乙酰氨基酚復方制劑。別名日夜百服寧、祺爾百服寧。劑型有片劑、咀嚼片、顆粒劑、膠囊劑、糖漿劑、口服溶液劑、滴劑。對乙酰氨基酚復方制劑的組成為:對乙酰氨基酚可與鹽酸偽麻黃堿、馬來酸氯苯那敏、氫溴酸右美沙芬等多種藥物組成復方制劑。鹽酸偽麻黃堿有收縮鼻黏膜血管、促進鼻腔通暢、緩解感冒癥狀的作用;馬來酸氯苯那敏是抗過敏藥;氫溴酸右美沙芬有止咳作用。對乙酰氨基酚與上述各種藥物組成復方制劑,可達到提高療效、緩解相關癥狀的目的。適應證為治療發熱,減輕傷風、感冒、頭痛、咳嗽、流涕、鼻塞等病癥。對乙酰氨基酚復方制劑的副作用主要有:輕度頭暈、嗜睡、惡心、乏力及上腹部不適等不良反應。
本類藥品不能同時配伍合用,也不可與含有解熱鎮痛藥的其他藥如貝敏偽麻片、酚麻偽敏片、感冒通、維C銀翹片、速效傷風膠囊合用。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解熱鎮痛藥聯合使用有協同作用(包括與環加氧酶遏制劑),但有證據表明,聯用可增加不良反應,應避免聯合使用。
重復使用退燒藥建議間隔4個小時以上,一般來說,連續使用不要超過3天。
此外專家建議,服用退熱藥建議同時選擇兩種不同成分的藥物,比如美林和泰諾林。給孩子退熱時建議兩種藥物交替使用。在增強效果的同時降低副作用的發生。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藥物,可選擇直腸內使用的栓劑。同時保證機體攝入足夠的液體,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體溫過高時,除了使用退燒藥,還可以輔助物理療法,包括多喝水后增加排尿、溫水浴甚至枕冰袋等。可更快地把體溫降至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