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民解放軍第421醫院前身為宏濟醫院,創辦于清光緒27年(1901年),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州國內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院 > 醫院資訊 > 兒童用藥有哪些禁忌?
兒童用藥有哪些禁忌?
時間:2012-11-07 17:38來源:求醫網
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物對小孩感冒發熱,確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是,對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綜合癥。開始時表現為發熱、驚厥、頻繁嘔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損害,且容易被誤診為中毒性腦病或病毒性腦炎。兒童患流感、水痘時,服用阿司匹林導致瑞氏綜合癥的機會,比其它情況要高25倍。含阿司匹林的藥物最常用的有APC,即“復方阿司匹林”,常常用于治療感冒發熱和頭痛。另外APC含有咖啡因,具有興奮作用。而嬰幼兒的神經遏制機能本來就較差,高熱時很易引起驚厥,如果當嬰幼兒發熱時,使用APC來退熱,就等于“火上澆油”,致使因發汗過多而引起虛脫。因此應慎用。服用APC時應多喝開水,促使發汗散熱,達到退熱解痛目的。
忌服維生素A——維生素A與骨骼的生長有關、它可以使軟骨成熟、退變。維生素A不足時,可減慢骺軟骨細胞的成熟過程。但維生素A服多了,可影響骨的發育,使軟骨細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骨只長粗而不長長,使孩子成為一個長不高的矮子。含維生素A的食物有鱔魚、豬、牛、雞等動物內臟,蛋黃、波菜、青菜、青椒、蜜桔、胡蘿卜。
忌服速效感冒膠囊——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肝臟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發熱時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膠囊,易引起驚厥,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甚至肝臟損害。故嬰幼兒感冒時,要忌服速效感冒膠囊。
忌濫服補藥——給小孩服用中藥滋補劑(人參蜂皇漿、冬蟲夏草、冬蟲草精、北芪精等)的現象,近十年來可說是司空見慣。因為相關部門在近十年中對于該方面管理不力,曾出現過不少問題。其中最常見也比較糟糕的是,不少中藥補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樣作用的物質,兒童服藥,可能出現性早熟:男孩口唇邊汗毛變粗、變長,陰莖變粗、易勃起;女孩子乳房提早發育、陰蒂增大、初潮提前等現象。在此說一句有效期為二十年(-)的話:的兒童迫切需要的是自由的空間和運動。 如果不清楚請參考用藥常識:/book/index.html
新生兒忌用退燒藥——新生嬰兒比較容易發燒,因其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熱功能都較差。當生病、環境溫度改變或喂水不足時,都可引起發燒,此時若隨便用退燒藥,往往招來大禍。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很差,服用退燒藥后,常可使體溫突然下降,出現皮膚青紫,嚴重者還可出現便血、吐血、臍部出血、顱部出血等,可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因此、退燒藥(如阿司匹林、小兒退熱片、APC等)是新生兒的禁用藥。處理新生兒發熱的較好辦法是物理降溫退燒,如暴露肢體、枕冷水袋、灑精擦身等等。應注意的是體溫一旦下降,應立即停止降溫,以防體溫繼續下降而導致體溫不升。
小兒服用維生素C時忌吃豬肝等含豐富的銅元素的食物——銅元素能促進維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
小兒補鈣期間忌食菠菜及菜湯——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與鈣形成草酸鈣而沉淀,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
鐵劑(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糖漿等)忌空服用——否則刺激胃腸道;也忌與牛奶、豆漿、蘇打餅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這些食物均有礙鐵的吸收。
忌用氨茶堿——非用不可時,需要醫生的現場指導。氨茶堿急性中毒常表現為煩躁不安、出虛汗、心動過速甚至休克死亡。
忌濫用抗生素——抗菌素對肝、腎、聽神經,甚至血液系統均可能有損害。這還是次要的,濫用抗生素的后果是培養了病菌的耐藥性,使其越來越頑固。從表觀上看,抗生素的效果越來越差!
非用不可時,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可是濫用抗菌素的主要責任就在于醫生!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抗生素使用較頻繁,就醫時較好主動提醒一下醫生)。一旦已開始用藥,就不可隨意中斷——如青霉素素藥物一般要求至少連續用藥二個星期。
新生兒忌用藥——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腸梗阻;磺胺類、亞硝酸類,可產生高鐵知紅蛋白癥,臨床表現為缺氧性全身發紫;奎寧,易發生血小板減少,臨床表現為皮膚稍擠壓即出現局部青紫;伯氨喹啉,易引起溶血性貧血,表現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樣尿。
嬰兒忌用藥——呋喃旦啶,引起多發性神經炎,表現為手、足皮膚麻、脹、痛感或蟻行感,并逐漸向軀干伸延,嚴重時手拿不住東西,足背抬不起來,感覺全部消失,皮膚粗糙、冰涼、不出汗;四環素,引起嘔吐、腹瀉、牙釉質發育不全及黃染,并有終生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長遲緩,小嬰兒還會產生腦水腫;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致腦水腫,引起胃潰瘍、腸粘膜壞死或穿孔、骨質疏松、眼晶狀體突出、高血壓;甘草制劑和麻黃素,一般應禁用;維生素D,服用不宜多,否則引起嬰兒高血壓;硬脂酸和紅霉素,可引起膽汁郁滯性肝炎,初起時眼白發黃,嚴重時全身黃染;肼苯噠嗪,可致紅斑性狼瘡綜合癥。
注意:小兒用藥,同時應用的藥品的種類應盡可能少(也就是說每次看完病后,要吃(打)的藥品種數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