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茶山醫院創建于1958年,位于東莞市茶山鎮中心,是茶山鎮內一間新型現代化數字化綜合醫院,東莞市社會醫療保險定點醫院,開放480張床位... [ 詳細 ]
東莞新客站初定“鐘表”方案
時間:2012-11-07 19:38來源:求醫網
根據《方案》,東莞新客站將建在石龍鎮西湖村與茶山鎮之間,主要承擔廣深間城際短途客運,日客運能力最高可達20萬人次,按照目前的鐵路造價來估算,總投資將超過7億元,建成后輕軌與鐵路之間可實現“無縫接駁,零換乘”。
按照東莞市有關規劃,東莞輕軌R2線一期,石龍站—新城中心段計劃在2012年建成通車,東莞新客站也將同時完工投入使用。
文/記者章練輝
新站:將成綜合型交通樞紐
根據東莞市規劃部門已編制的《東莞市城市快速軌道網發展規劃》,以及R1、R2、R3線近期線網實施計劃,城市軌道R2線將進入廣深鐵路石龍、茶山地區,形成城市軌道交通與國家鐵路接駁換乘的綜合交通樞紐。
2006年11月份起,國內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的專家就開始對R2線接駁廣深鐵路帶來的車站升級改造,進行了分析論證。發現現有的石龍火車站在軌道R2線與廣深線接駁,石龍準高速車站無到站發線,準高速列車在車站停靠的對數受到限制,難以滿足軌道R2線引入后對鐵路運輸能力匹配的要求,增設到發線實施難度大,如軌道R2線引入的拆遷工程巨大,交通疏解困難,與鐵路間難以實現“無縫接駁零換乘”的要求。
經專家反復論證后,認為在石龍與茶山鎮之間修建東莞新客運站是非常必要的。東莞新客運即可提高鐵路車站的運輸能力,又能為軌道R2線的接駁創造有利的條件,并形成國家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公路交通接駁為一體的綜合型交通樞紐,是一項對莞深鐵路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都有益的雙贏工程。
專家推薦西湖改線方案
據了解,當初東莞市提出R2與廣深線接駁規劃后,曾有工程設計師提出三個方案,分別是西湖改線方案、茶山車站縱列式方案、茶山車站橫列式方案。
三個方案相比較下,西湖改線方案對廣深鐵路運營影響最小,軌道R2線引入條件較好,且站位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工程投資節省的要求,得到專家們的大力推薦。
舊火車站:不適宜改造升級
經專家論證認為,舊站已難以滿足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不適宜改造升級。
據介紹,舊石龍站由處于高架橋上的準高速站,地面上的普速站兩部分組成,且站臺面積小,無到發線。
如選擇在舊石龍火車站的基礎進行升級改造,在R2線引入后,準高速與普高速之間相互分離,旅客換乘很不方便,只能通過地面通道換乘,難以實現“無縫接駁,零換乘”的要求。
舊石龍站周邊建筑物密集,輕軌引入將引起大量的住宅拆遷,石碣鎮的晉煌路、崇煥路與鐵路之間的住宅差不多均需要拆除,東江以南線路還需穿越茶山鎮京山村密集的民宅區,拆遷工程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另外,R2線若引入舊石龍站需跨越東江,軌道長度比西湖遷站方案要長1.8公里,無疑增加了一筆投資。被東江南干流、北支流分隔,旅客無法快速疏散,且周邊空間狹小,土地開發已飽和。
方案優勢
“鐘表”方案經濟簡潔
專家組設計了兩個方案,方案一為跨線式方案,猶如“鉆石”鑲嵌,舒適、柔和的感官享受,考慮部分商業開發面積;而方案二則只考慮生產生活房屋面積,其面積簡潔、明快、大方,方案特色是一個大型“鐘表”。
“鐘表”方案可節約投資2億元,經濟實用,而又體現地方特色,已初步通過。
據了解,“鐘表”方案的站房設計為:主體為一層,局部三層,以“鐘表”為軸分為南北兩端,南端為單層(層高11.7米),設置了普通候車廳,港口候車廳以及軟席候車廳,貴賓候車擁有單獨的出入口,不同旅客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北段為三層,一層布置售票廳和少量客運辦公用房,二層為車站辦公,三層為多部門辦公。
專家組還建議,輕軌R2線與廣深鐵路從**接駁,采用“十”字垂直立體交叉引入形式,在新客站廣場獨立設置R2線站廳。
縱深
承擔廣深間城際短途客運
從廣深通道的客運站分布,以及東莞境內的鐵路布局來看,廣州已有廣州、廣州東、新廣州三個客運站,深圳也有深圳、新深圳和布吉三個客運站。而在東莞境內,東莞東站已具備開行長途客車的能力,因此專家組在《方案》中認為,在東莞新客站再形成一定規模的客運站,大量開行長途客車的可能性不大,其應以承擔廣深間的城際短途客運為主。
未來客流量將翻一番
專家組在《方案》對東莞新客站的評價是:將是東莞境內功能最完善,辦理客車對數最多,旅客發送最大是鐵路與軌道交通,城市公交駁接的交通樞紐。
東莞站、東莞東站均設在常平鎮內,距離東莞城市中心區均較遠,與輕軌交通銜接的效果較差,而東莞新客站是廣深鐵路與東莞市區距離最近的一個站點,與東莞市域軌道交通網限界最緊密,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最完善,能夠真正代表東莞對外交通門戶。
《方案》認為,石龍準高速站為正線停車,由于無到發線客觀原因,限制了車站的接運能力,輻射范圍只局限在石龍的周邊鎮區。另外,廣深線全長147公里,其中58公里在東莞境內,廣深鐵路所承擔的客流中,東莞境內的客流約占了30%,而這30%的客流中石龍、石碣、常平、樟木頭4個鎮占了絕大部分,也就是說,廣深線不能有效吸引東莞中心城區客流,通過石龍遷站,鐵路車站的設備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