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概述
我院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遠近聞名的吳滿福跌打醫館,50年代公私合營由多家私人診所合并成集體所有制聯合診所...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醫院 > 醫院資訊 >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護理
一、醫院概述
我院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遠近聞名的吳滿福跌打醫館,50年代公私合營由多家私人診所合并成集體所有制聯合診所...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8 16:19來源:求醫網
按摩保健
手掌勻力推揉脊柱兩側,或用按摩棒、老頭樂,敲打后頸到腰骶,重點按揉胰俞(第八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和局部阿是穴(痛點),適合于2型糖尿病乏力、腰背酸痛者。
雙手掌互擦至掌熱,左手掌壓右手掌緊貼神闕穴(肚臍),從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從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適合于2型糖尿病腹滿、大便不暢者。
以手指揉點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橫指)、三陰交(內踝上3指)2分鐘,以酸脹為度。手擦涌泉穴(前腳掌心)以透熱為度,適合于2型糖尿病頭暈、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糖尿病
艾灸保健
灸足三里: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橫指),約距0.5至1寸左右,進行熏灸,每側10至15分鐘。適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無力者。灸關元: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關元穴(下腹部肚臍下3寸),約距0.5至1寸左右,進行熏灸,每次10至15分鐘。適用于2型糖尿病畏寒肢冷,或男子陽痿,抵抗力降低者。注意防止燙傷。糖尿病患者不適宜于化膿灸。
糖尿病患者的
足部護理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腳趾麻木的癥狀就應該注意了,這是周圍神經病變在作祟,其典型表現為肢體麻木、疼痛、可伴有四肢涼、皮膚蟻行感等,此時應該加強足部的護理了。首先應該避免足部的損傷,如穿寬松的鞋,腳指甲不宜剪的太短,洗腳水不要太燙,不宜修腳,避免有潛在受傷危險的活動和勞作。
糖尿病運動保健
消渴病人應“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食畢即行走,稍暢而坐”,適當運動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對于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的選擇要適當,應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以不疲勞為度”,“不能強所不能”。運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極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運動強度過大或活動時間太長引起勞累,會使病情加重。尤其是嚴重缺乏胰島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腎病者,應該限制活動量。但運動強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療作用,特別值得推薦打太極拳,它具有輕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點,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宜的運動形式。
糖尿病四季養生
糖尿病春季養生
首先注重養肝,宜舒暢情志,少生氣,避免長時間的精神緊張,使精神情志有張有弛,肝氣暢達,逆春天生發之氣則易傷肝。其次應順春時之氣早睡早起。第三注重春夏養陽,飲食方面宜省酸增甘,宜辛溫甜,利濕祛寒,如煮菜做湯時多加些姜、胡椒等辛味的調味品,少用一些咸味和苦味的食品。第四是加強體育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戶外運動,亦可進行頭部推拿保健及揉肚腹法等鍛煉。最后別忘記體檢,做個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看一看冬季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則說明血糖控制不錯。再看一看血脂水平。
糖尿病夏季養生
夏季一般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節,首先防止低血糖。其次注重養心,順應夏時之氣晚睡早起,午后安排一定的睡眠,這樣會使人的神氣旺盛飽滿,盡量少發怒,可以以適當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情開朗樂觀,逆夏天生長之氣則易傷心。夏天暑熱易耗氣傷陰,不宜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以清晨和傍晚活動為宜。并且注意補充水分,但不宜暴飲。飲食方面宜養心養脾,省苦增辛,宜清熱利濕為佳。果蔬如苦瓜、黃瓜、西瓜、西紅柿、橙子、洋蔥、綠豆、大蒜等可以吃。進食水果的量應盡量控制,病情穩定需按食品換算法減去一份主食,如吃250克西瓜,可減少50克主食,而且較好在兩餐之間食用,以免引起餐后血糖增高。
糖尿病秋季養生
秋季容易血糖增高,養生十分重要。人應順秋時之氣晚臥晚起,收斂神氣而勿外露,心平氣和,恬淡虛無,秋失所養則易傷肺。秋燥易傷肺津,造成口干口渴,飲食方面宜養肺,省辛增酸,宜滋陰防燥,清淡新鮮。如銀耳、梨、芝麻、蓮藕、蜂蜜、烏雞、豆漿、蘋果、石榴、葡萄、楊桃等。蔬菜類宜多吃蘿卜、黃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宜少吃辛辣、油炸火烤的食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宜。
糖尿病冬季養生
一般來說,四季中冬季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最高,也是病情加重和發生并發癥較多的季節。首先注重養護腎氣,冬季宜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其次減少思慮,松弛緊張的情緒,消除噪音的干擾,保持精神舒暢。飲食方面省咸增苦,宜雜、淡、少、軟,以食補較好。如羊肉、鵝肉、核桃、板栗、蘿卜、地瓜、菠菜、油菜等。冬天天氣寒冷,老年人不宜過早出去鍛煉身體,注意保暖,在天冷的時候多穿些衣服,洗熱水澡,不要洗涼水澡,多曬太陽。不要使皮膚過度出汗,導致陽氣耗傷。預防感染,對于呼吸道、皮膚、尿路感染應積極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