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概述
我院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遠近聞名的吳滿福跌打醫館,50年代公私合營由多家私人診所合并成集體所有制聯合診所...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佛山醫院 > 醫院資訊 > 燒傷急救把握三環節
一、醫院概述
我院的前身是1922年成立的遠近聞名的吳滿福跌打醫館,50年代公私合營由多家私人診所合并成集體所有制聯合診所...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8 16:33來源:求醫網
現場急救:減輕損傷程度
燒傷現場急救是燒傷后最早的治療環節,現場急救是否正確及時,運送方法和時機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傷員的安危。救治得當,可減輕病人的損傷程度,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若處理不當常導致燒傷加重和貽誤搶救時機,給入院后的搶救帶來困難。所以燒傷后現場急救,針對不同的燒傷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尤顯重要。
●迅速脫離致傷源
盡快脫去著火或被沸液浸漬的衣服,特別是化纖衣服,以免著火或衣服上的熱液繼續作用,使創面加大加深。用水將火澆滅,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溝內。迅速臥倒,慢慢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用身邊不易燃燒的材料,如毯子、雨衣(非塑料或油布)、大衣、棉被等,迅速覆蓋著火處。凝固汽油彈爆炸、油點下落時,應迅速隱蔽或利用衣物等將身體遮蓋,尤其要遮蓋裸露部位。待油點落盡后,將著火衣服迅速解脫、拋棄,并迅速離開現場。不可用手撲打火焰,以免手燒傷。
●冷療
燒傷后及時冷療能防止熱力斷續作用于創面使其加深,并可減輕疼痛、減少滲出和水腫。將燒傷創面在自來水龍頭下淋洗或浸入冷水中(水溫以傷員能耐受為宜,一般為15~20℃,熱天可在冷水中加冰塊),或用冷(冰)水浸濕毛巾、紗墊等敷于創面。冷療的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療停止后不再有劇痛為止,多需0.5~1小時。冷療適用于中小面積的燒傷,特別是四肢的燒傷。
急救后處理:盡快處理外傷
●處理危及生命的復合傷 如傷者合并有骨折、腦外傷、血氣胸或腹部臟器損傷等,應在救治燒傷的同時,注意全面檢查其是否存在合并傷,并做相應的緊急處理。如開放性氣胸要進行填塞包扎,肢體大出血應用止血帶,若有骨折應先簡易固定。
●鎮靜止痛 可口服止痛片或肌注哌替啶。大面積燒傷病人因組織水腫,肌注藥物吸收較差,可將哌替啶稀釋后靜脈緩慢推注,一般多與異丙嗪合用。
●保持呼吸道通暢 對因吸入性損傷或面部燒傷發生呼吸困難者,要根據情況進行氣管插管或切開,并予以吸氧。如有CO中毒征象,短時間內應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
●創面處理 讓病人脫離事故現場后,應注意對燒傷創面的保護,防止再次損傷或污染。可用干凈的床單、衣服或敷料等進行簡單包扎。創面不可涂有色藥物(紅汞、紫藥水)以免影響后續治療中對燒傷深度的判斷。
●補液治療 由于急救現場多不具備輸液條件,傷員一般可適當口服片劑(每片含氯化鈉0.3g,碳酸氫鈉0.15g,苯巴比妥0.03g,糖適量。每服一片,服開水100ml),或含鹽的飲料,如加鹽的熱茶、米湯、豆漿等。但不宜喝大量白開水,以免發生水中毒。
●應用抗生素 對大面積燒傷傷員應盡早口服或注射廣譜抗生素。
轉送病人:選擇就近醫院
燒傷病人,尤其是嚴重病人經現場急救后,應迅速送至就近的醫療單位治療。若當地實在無救治燒傷的經驗,也需先輸液復蘇再轉院。
轉送病人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建立通暢的靜脈輸液通道。6歲以下的小兒,尤其是嬰幼兒以及60歲以上的老人對輸液復蘇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按計劃輸液,減少休克的可能性。
●保持呼吸道通暢。伴有吸入性損傷者,輕者需保持頭抬高位,重者則需行氣管切開,避免轉送途中發生窒息。
●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暢。定時觀察尿量、顏色、比重。尿量應能達到80毫升/小時左右。
●創面可用無菌紗布簡單包扎,無條件的可用干凈床單包裹,以防途中再損傷或污染。
●伴有復合傷的病人,應先經相應科室醫務人員初步處理后再轉送。
●隨時作好醫療治療記錄,收治醫院了解病情及后續治療。
●如途中病人口渴嚴重,可調整補液速度,也可少量多次口服燒傷飲料或食鹽液體。但一次不宜超過50ml,要防嘔吐。
●運送病人途中,車速不宜過快,要選擇平坦的道路以減輕顛簸。若是遠程轉送,以飛機較為理想。
●冬季轉送,應注意病人保暖。
●對于疼痛難忍的病人,可少量給予鎮靜止痛藥。但不要過量,以防掩蓋病情變化。
鏈 接 成批燒傷病人如何處理
成批燒傷往往是由于特大火災或意外事故引起的。對成批燒傷病人的現場搶救以及后續治療,是燒傷外科中的一個特殊問題。
■傷員現場的急救
成批燒傷發生后,事故現場十分混亂,且多無醫療條件,現場急救的組織領導應由消防隊的領導和救護車隨車醫生共同負責。現場應盡快了解傷員人數和傷情輕重,并決定從速將傷員轉送到就近的醫療單位。要將有關情況立即通知該醫療單位,以便準備病床和動員醫護人員接收傷員。同時還應將事故性質、傷亡人員報上級醫療主管部門,請求相應的技術、人力和物力支援。
■救治方案
火災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的成批燒傷病人的搶救,已超越了醫療工作的范疇,必須作為社會醫療問題處理。要立即建立有優秀性的指揮系統。指揮組應由政府、醫院領導和醫療專家組成,負責事故救治的人員、物資保障和善后等事宜。其下設若干小組。
醫療組:負責傷員的救治,由1~2名專家負責。
保障組:由藥房、供應室、血庫組成,負責藥品、器材、敷料和血源供應。由醫院行政領導任組長。
后勤組:負責傷員家屬安置、車輛調度、善后事宜等。
■傷員的后送分流
面臨大批傷員,合理分流是成批燒傷救治中的一項決定性工作。應由專家組根據現場初步分類進行分流,分流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傷員過分集中,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而影響搶救效果,從而使不同傷情的病人都能得到適宜的治療。
成批燒傷傷員在事故就近醫院得到初步救治后,應根據傷員多少,傷情輕重,當地醫院承受能力決定傷員是否需要分流。由于醫院條件所限,多數情況下病人需要分流。輕度傷員如數量不多,可就地治療。有條件的醫院可救治中度燒傷。重度傷員多數需分流到設有燒傷專科的醫院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