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廬縣中醫院
桐廬縣中醫院為縣直屬全民事業單位,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各科齊全,門診住院配套的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桐廬縣中醫醫療、...
[ 詳細 ]
- 【類型】二級甲等 / 中西醫結合醫院
- 【電話】0571-64636951
- 【網址】tlxzyy.zjwst.gov.cn
- 【地址】桐廬縣開元街180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脈承光大鼻優秀統健康瀟灑桐君子孫
時間:2012-11-09 11:54來源:求醫網
“瀟灑桐廬,脈承桐君,結廬梧桐,煉丹濟世”。先祖“桐君老人”以中醫藥興族,延綿發展至今。近年來,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與大力支持下,我縣始終把“脈承光大鼻優秀統,健康瀟灑桐君子孫”作為衛生事業發展的宗旨,高度重視農村中醫藥衛生事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工作,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使我縣農村中醫藥事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我院創建于1981年1月,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結合,各科齊全,門診住院配套的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作為我縣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中心,我院始終堅持“以中醫為主”的辦院方針,把中醫藥事業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藥改革與創新,著力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近年來,我院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并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中藥飲片、中成藥的使用管理及中醫藥相關標準規范,制定完善中藥房管理制度、藥劑人員崗位現職、藥劑科標準操作規程。經過努力,2007年,我院針灸科被確定為“國家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特色專科建設項目單位”,骨科被評定為“浙江省中醫名科”;2008年,我院被評定為市級中醫名院建設單位,其中,婦科、內科被確定為市級中醫名科建設項目單位。同時,積極開展中醫非藥物療法,配置了19種中醫診療設備,近三年來,中醫非藥物治療人次逐年增加,占全院總門診人次10%以上。其中,中醫藥處方比例均達60%以上,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量30%以上。
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我院設立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并制定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方案,建立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師資隊伍以及推廣專家指導組,通過學員集中學習、專家實地指導等辦法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培訓。2009年,推廣了小夾板固定技術及小兒支氣管哮喘診治技術;2010年11月對各鄉鎮衛生院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鄉村醫師143人,就中醫推拿、針灸治療、拔罐等適宜技術及脊椎病、急性腰扭傷、腰突癥等常見病的中醫治療法進行培訓;2011年,先后對縣中醫藥人員開展了名中醫處方臨證應用輔導,推廣鈹針、平衡針的運用技術。據統計,截至目前,累計培訓人次達2000多人次,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得到積極推廣。
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中的作用。我院與2006年成立“治未病中心”,積極開展了“冬病夏治”、“冬令膏方”、“中醫藥參與傳染病防治”等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并對鄉鎮衛生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進行指導。據統計,去年共開展冬病夏治675人,其中成人550人,兒童125人。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防治期間,該院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大力宣傳引導,利用中藥香袋、中藥熏蒸、規范使用中藥湯劑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了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在我縣的漫延。
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建設。我院倡導“中醫為本,質量至優,精誠服務、惠澤民眾”的辦院宗旨,將“傳承創新,至真至善,誠信和諧,厚德奉獻”作為院訓,2006年創建了國醫館,從建筑風格、內部裝潢、診療環境、形象識別等方面入手,著力突出中醫文化元素,強化中醫藥文化環境建設,形成濃厚的中醫文化氛圍。目前,國醫館擁有市級名中醫2名,年門診人次達27000人次。
結對共建強中醫。我院將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工作列入年度計劃,并納入院長考核目標責任。目前我院與6家鄉鎮衛生院簽訂支援合作協議,并制定了“支援社區工作醫生管理制度”、“萬名醫生下基層工作制度”等管理措施。同時,我院設有基層指導科,2009年,我院醫生和富春江、江南、鐘山三家鄉鎮衛生院責任醫生進行結對,開展服務聯系和指導。2010年以來,還派出技術精湛的醫務人員到受援衛生院開展長期的門診、醫療查房、服務培訓等工作,并接受各鄉鎮衛生醫務人員到該院進修。
我院創建于1981年1月,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結合,各科齊全,門診住院配套的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作為我縣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中心,我院始終堅持“以中醫為主”的辦院方針,把中醫藥事業擺在突出位置,積極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藥改革與創新,著力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
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近年來,我院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主題的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并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中藥飲片、中成藥的使用管理及中醫藥相關標準規范,制定完善中藥房管理制度、藥劑人員崗位現職、藥劑科標準操作規程。經過努力,2007年,我院針灸科被確定為“國家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特色專科建設項目單位”,骨科被評定為“浙江省中醫名科”;2008年,我院被評定為市級中醫名院建設單位,其中,婦科、內科被確定為市級中醫名科建設項目單位。同時,積極開展中醫非藥物療法,配置了19種中醫診療設備,近三年來,中醫非藥物治療人次逐年增加,占全院總門診人次10%以上。其中,中醫藥處方比例均達60%以上,中藥飲片處方占門診處方總量30%以上。
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我院設立了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并制定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方案,建立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師資隊伍以及推廣專家指導組,通過學員集中學習、專家實地指導等辦法開展《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培訓。2009年,推廣了小夾板固定技術及小兒支氣管哮喘診治技術;2010年11月對各鄉鎮衛生院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鄉村醫師143人,就中醫推拿、針灸治療、拔罐等適宜技術及脊椎病、急性腰扭傷、腰突癥等常見病的中醫治療法進行培訓;2011年,先后對縣中醫藥人員開展了名中醫處方臨證應用輔導,推廣鈹針、平衡針的運用技術。據統計,截至目前,累計培訓人次達2000多人次,針灸、推拿、拔罐等中醫藥適宜技術得到積極推廣。
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中的作用。我院與2006年成立“治未病中心”,積極開展了“冬病夏治”、“冬令膏方”、“中醫藥參與傳染病防治”等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并對鄉鎮衛生院中醫預防保健工作進行指導。據統計,去年共開展冬病夏治675人,其中成人550人,兒童125人。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防治期間,該院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大力宣傳引導,利用中藥香袋、中藥熏蒸、規范使用中藥湯劑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了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在我縣的漫延。
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建設。我院倡導“中醫為本,質量至優,精誠服務、惠澤民眾”的辦院宗旨,將“傳承創新,至真至善,誠信和諧,厚德奉獻”作為院訓,2006年創建了國醫館,從建筑風格、內部裝潢、診療環境、形象識別等方面入手,著力突出中醫文化元素,強化中醫藥文化環境建設,形成濃厚的中醫文化氛圍。目前,國醫館擁有市級名中醫2名,年門診人次達27000人次。
結對共建強中醫。我院將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工作列入年度計劃,并納入院長考核目標責任。目前我院與6家鄉鎮衛生院簽訂支援合作協議,并制定了“支援社區工作醫生管理制度”、“萬名醫生下基層工作制度”等管理措施。同時,我院設有基層指導科,2009年,我院醫生和富春江、江南、鐘山三家鄉鎮衛生院責任醫生進行結對,開展服務聯系和指導。2010年以來,還派出技術精湛的醫務人員到受援衛生院開展長期的門診、醫療查房、服務培訓等工作,并接受各鄉鎮衛生醫務人員到該院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