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廬縣中醫院
- 【類型】二級甲等 / 中西醫結合醫院
- 【電話】0571-64636951
- 【網址】tlxzyy.zjwst.gov.cn
- 【地址】桐廬縣開元街180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堅守在生命的邊緣
時間:2012-11-09 11:55來源:求醫網
危重病的監護與治療宗旨在于,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癥病人提供技術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即對危急重癥的病人進行生理機能的監測、生命支持、防治并發癥,促進和加快病人的康復過程,這是續復蘇后的一種更高層次的醫療服務,是社會現代化和醫學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4月26日清晨6時許,中醫院收到一名120救護車送來不明身份的急救患者,入院時該患者已陷入昏迷,頭部嚴重出血,經查為腦內血腫、腦部挫裂傷。搶救生命,刻不容緩,醫院立刻為該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成立以ICU和腦外科醫師為主的搶救小組;醫護人員隨即采取緊急措施,對患者進行心肺腦復蘇等急救治療……7點45分,病人的生命體征稍有穩定,醫院決定將患者送往重癥監護室。
ICU接通知后,立刻備好急救物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隨時等待病人的到來。8時許,患者被護送前來,監護室人員快速而謹慎得接過病人,小心地為患者清洗去血漬、插管、輸氧……楊主任則親自負責留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17時,楊小剛主任發現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紊亂,瞳孔改變,發生腦疝,而此時110指揮中心仍未找到病人的家屬。這一刻,時間就是生命,搶救小組決定進行開顱減壓手術,搶救病人為先。直至深夜,患者家屬才趕到了醫院,此時患者剛做完手術,已被送回監護室。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重癥室外家屬焦急地等待著。而在監護室內,醫生、護士正忙碌地穿梭于病床前。監測生命體征、輸血輸液……絲毫不敢怠慢,一刻不停地守護在病人床前。5天后,患者終于從昏迷中醒來,慢慢地已經可以進行自主呼吸了,至到此時, ICU的全體醫護人員終于大大的松了口氣。目前,該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已于5月2日轉往武警醫院做高壓氧治療。
“去年,在ICU曾接收過一名意外觸電的21歲小伙子,救護車抵達醫院時,小伙子的心跳呼吸已經停止近半個小時。在這場生與死的戰爭面前,他們沒有怯步,醫護人員立刻對病人進行緊急搶救工作,在他們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下,小伙子的心臟終于又在他的身體內恢復了跳動。此時,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的臉上終于露出了微笑,每當這個時候,他們盡管疲憊卻很幸福,因為生命在這一刻,,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中醫院副院長葉承鋒深深感慨,他介紹說:“整個ICU團隊都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他們每天接手的,很多都是掙扎在生命線上的危重患者,但他們憑精湛的醫術,以任勞任怨,認真細致的態度,救死扶傷,默默奉獻。”
中醫院重癥監護室成立于年8月,實際建制床位數8張,常年開放使用。ICU病房的室內環境,也盡量采取人性化設計。作為集中監護和救治重癥患者的專業科室,目前中醫院的ICU團隊配有5名醫生、15士。擁有目前**循環血液動力學監測技術(PICCO)、纖維支氣管鏡、床邊微創氣管切開治療、亞低溫治療、持續床邊血液凈化治療(CRRT)等重癥監護室必須配備的項目,對重癥患者的生命支持技術水平已達現代化醫院標準。
在這個被稱為“天堂路口”的專業科室,院方也給予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的較好保障,能夠讓我縣的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準確的診斷治療,緊急而又恰當的處理。
ICU為危重患者提供了監護、搶救的先進儀器設備,但陌生的環境和特殊的設置,很容易讓患者產生不良的情緒。“患者因病情危重、不穩定,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煩躁等心理障礙。面對ICU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耳邊只聽得到各種監護儀器發出的報警聲音,長時間后,患者會感到緊張和恐懼。”楊主任說,ICU的工作團隊,必須具備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細致地掌握每一個病人的病史癥狀、體征做到不疏漏。除了要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應變能力外,他們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撫和精神鼓舞。
在ICU上班非常忙碌,必須時刻留意患者每一個細微生命體征的變化。然而,不管工作如何辛苦,ICU的工作團隊始終不忘努力提高服務素質能力,去省市級大醫院進修學習,平時抓住機會與其他專科主治醫師一起學習討論,以便積累經驗,學到更多、更好的服務知識。
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團隊——努力、團結、奮進,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