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09年,是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精神病專科... [ 詳細 ]
兒童經常性惡夢與精神障礙
時間:2012-12-19 17:23來源:求醫網
每當孩子半夜醒來四肢亂動、哭鬧不安的時候,作父母的常常也跟著著起急來,邊哄邊說:看,這孩子又發"夢癲"了!所"夢癲",是人們泛指睡眠中出現的種種迷朦不安的睡眠異常行為和現象。
大體有兩種現象:
"夢魔":小孩做了可怕的夢,常會突然驚醒,坐起來,表情緊張,心有余悸,面色蒼白,心跳加快,出冷汗,哭鬧喊叫。此時若問他發生了什么事?孩子大多能恍惚憶起夢中的一些緊張情景,如有的說:"我看見一個小鬼追我";有的講:"有個大獅子張開嘴要吃我……"。這種惡夢引起的現象稱為"夢魔"。經研究,夢魔通常發生于睡眠過程中的快速眼動期(多夢期),特點是醒后神態較清,經哄勸很快可安然入睡。
"夜驚癥":還有的孩子睡眠中會出現與夢魔相似而又不同的現象:猛然坐起后雙眼直視、惶恐不安、臉發紅、心發跳,還伴有喘大氣、大聲喊叫、手腳亂動、啼哭不止等現象。此時,孩子的意識模糊不清,不能喚醒,勸解也無效。待持續15~20分鐘左右,又復入睡。第二天醒后往往不能回憶夜間的發作情況。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夜驚癥"。 發作常在非快速眼動期(非夢期)出現。
一般在白天清醒狀態下,沒有異于常人的行為與心理表現(如:孤僻、經常性獨自說笑,過分或經常性膽小、怕事、焦慮),則夢魔和夜驚并不是病,只屬于小兒睡眠障礙。其原因是兒童大腦發育尚未成熟,興奮與遏制過程不完善,當遇到外界干擾時,就以睡眠異常的形式表現出來。
常見的外界刺激因素:白天受到恐嚇或強烈刺激;睡前過于興奮或聽了害怕的故事、看了驚險的影視;室內空氣不流通;睡覺時胸部受壓或肢體受到約束;有消化不良、血糖過低、腸道寄生蟲病等。鼻咽部腺樣增殖體阻礙呼吸也可引起此癥,也有人認為部分患兒與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有關。
夢魔與夜驚,大多數不會引起嚴享后果,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只要日常多注意就能避免。在清醒狀態下如有有異于常人行為與心理表現,則應及時到精神醫院檢查。如:孩子經常發生夜驚,則有可能是小兒癲癇或癔病。
處理方法:如消除使孩子恐懼或過于興奮的因素,不打罵孩子,不睡得過晚,晚飯不吃得過飽,室內空氣流通,睡姿良好等。對體弱或血糖較低者,可于睡前給一次含糖量較高、易消化的飲食。白天多參加一些有益的體育娛樂活動,入睡前一小時不看刺激性影視書刊等。有蟲子的給予驅蟲治療,也就可以了。必要時應輔以安定片、魯米那等小量安定劑,劑量可請醫生指導,一般可用半片至一片。或服用一些中草藥如:槐樹花泡茶、五味子煎湯、六神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