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是福建省最早的醫院之一,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前身系英國教會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1912年改... [ 詳細 ]
我院是福建省最早的醫院之一,創建于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前身系英國教會創辦的“興化圣教醫院”,1912年改...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11 09:27來源:求醫網
頸椎病可引起肢體腫脹
頸椎病的危害還包括頸型頸椎病患者,早期在頸、項肩背部出現腫脹,這是因為局部的神經肌肉受物理或化學因素刺激產生的水腫所致;神經根型頸椎病發作期,頸肩上肢腫脹,并伴有灼痛,是因為神經根水腫造成;交感型頸椎病患者,會出現上肢腫脹,開始時局部皮膚溫度降低,怕冷,遇冷有刺癢感覺,繼而出現紅腫,疼痛加重,這是因為上肢血管的痙攣造成;脊髓型頸椎病上肢會出現腫脹,皮膚發亮,活動障礙,甚至失用,這是由于脊髓受壓造成。
頸椎病可引起癱瘓
頸椎病的危害首先就表現為部分脊髓型或脊髓型為主的混合其他類型的頸椎病,由于得不到系統良好的治療,致病因素不能解除,隨著病變發展,出現脊髓變形液化這樣的不可逆病理變化,那么癱瘓也就無法避免了。
頸椎病可以引起高血壓
由于頸椎病而造成的高血壓稱為“頸源性高血壓”,也是比較常見的頸椎病的危害之一。病人多伴有頭昏或眩暈、頸部僵硬感,肩背部沉重不適。若頸椎多關節錯位,則可伴胸悶、氣短或心律不齊。多數病人常有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或全身乏力、倦怠、心悸、胸悶、耳鳴、眼花及性情急躁等。
頸椎病可引起胃脘不適
頸椎病患者,尤其是交感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都會有惡心、泛酸、飽脹、暖氣、嘔吐、納谷不香、胃中嘈雜、不思飲食等胃脘不適征象,這主要是因為頸段脊髓的硬脊膜等組織受到壓迫和刺激時,交感神經的反射而出現的臨床表現。退變失穩的頸椎發生錯位,影響到椎動脈致腦基底動脈缺血,造成延髓缺血而發生惡心頭昏。鉤錐關節側擺式錯位,可引起呃逆。同時,段頸椎錯位影響到膈神經、椎動脈,還會引起上腹部飽脹、暖氣、食量減少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這些同樣是比較常見的頸椎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