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烏魯木齊市青年路232號的新疆兵團醫院正式成立于1982年,目前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省級綜合性三甲... [ 詳細 ]
我國人口政策將有方向性轉折計劃生育仍為國策
時間:2012-11-15 11:10來源:求醫網
中共十八大報告在談到人口問題時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優秀人口專家稱,這一表述與五年前的中共十七大報告相關表述有所不同,預示著面臨老齡化威脅的國內人口政策將有方向性轉折。
中共十七大報告的相關表述是,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十八大報告沒有再提‘穩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強調要‘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表明國內不再只控制人口數量,而是同時關注人口素質和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說。
李建民強調,擁有13億多人的國內現在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總量依然很大,在巨大的資源環境壓力下,必須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這也是中共強調要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原因。
但他表示,十八大報告也傳遞出完善人口政策信號。“計劃生育政策是國策,人口政策的完善與計劃生育政策并不矛盾。”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十二五”時期是國內人口發展的重大轉折期,人口素質正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瓶頸。一方面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同時要完善人口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著力提高人口素質,加快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十八大報告提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一觀點對國內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十八大代表、中投公司兼中央匯金公司董事長樓繼偉說,國內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威脅,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快,如果不采取措施促進人口結構均衡發展,將會使國內過早失去趕超發達國家的后發優勢,失去相對其他發展國內家的競爭優勢。
按照聯合國標準,60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達到10%,或者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一個國家或地區就成為老齡化社會。
2010年國內開展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國內少兒人口比重為16.6%,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8.9%。
“在過去30多年中,人口的轉變為國內經濟增長創造了豐富的人口紅利。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人口撫養比下降趨勢在2011年已經終結,意味著國內人口紅利的消失。”十八大代表、國內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指出,國內的人口形勢正處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新階段。
蔡昉認為,人口紅利的結束將對國內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意味著今后的經濟發展中,不能再依靠勞動力數量的無限供給,而要轉向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上來。
“從這個角度看,國內應通過完善人口政策延長第一次人口紅利,同時采取措施提高人口素質開發第二次人口紅利,從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蔡昉說。
李建民認為,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首先正確理解“均衡”的含義。
“均衡,意味著人口要實現長期發展,就要改變人口金字塔的失衡結構,要警惕少兒人口的持續減少態勢、勞動年齡人口即將出現的下降趨勢以及老年人口的持續快速增長趨勢。”李建民說。
應對人口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國家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給出了未來五年國內完善人口政策的方向。李建民建議,對人口政策的調整,應以生育政策作為起點。生育政策的調整要循序漸進,既要考慮到人口發展的長期態勢,也要避免人口的短期波動帶來的沖擊。因此,要注意政策的過渡和銜接,確保實現平穩過渡。
“生育政策的調整,可以緩解20年后國內高度老齡化的挑戰,使總人口變化更加平穩,并再次獲得人口紅利。這對國內的發展,是一個長久大計。”李建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