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是國內首批縣區級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全區單獨一間婦女兒童專科醫院,連續多年受到國家和省、市的表彰,是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佛山市順德區婦幼保健院 > 醫院資訊 > 登革熱的防治
登革熱的防治
時間:2012-11-15 16:10來源:求醫網
登革熱俗稱“斷骨熱”或是“天狗熱”,它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通過蚊蟲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
典型登革熱臨床表現:
典型的登革熱癥狀大致可分三期:
初熱期:患者大多數起病突然,體溫可在24小時內升到40°C,伴畏寒、劇烈頭痛、全身骨痛和肌肉關節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顏面、眼結膜常顯著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顯醉酒面容持續2-3天。
緩解期:患者癥狀減輕,體溫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出疹期:皮疹于發病后2-5天出現,初見于掌心、腳底、軀干及腹部,漸次延及頸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見于面部,多有癢感,壓之褪色;皮疹持續3-4天,已退的體溫在本期可再度出現,全身癥狀又隨之加重,重癥患者有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傾向,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現健康帶病毒者。
傳播途徑: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伊蚊,主要為白紋伊蚊(花腳蚊、暗刺蚊),通過吸食人血進行傳播。登革熱的傳播途徑:伊蚊→叮帶登革熱病毒者→病毒在蚊體內復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隨唾液進入健康人體→發病。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體內大量復制、長期保存,在32℃左右時,伊蚊吸帶毒血后10天即開始有傳播能力,傳染性最長可達174天。人被1-2只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發病。
易感人群:
一般人群普遍易感,發病年齡最小28天,最大90歲。一家可同時發病。兒童最易感染,病死率高,是重點保護人群。
預防與治療:
預防: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等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源(積水容器)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這些工作必須與民眾共同參與,做到下列五點(除蚊妙方):
1、清除:清除室內外廢棄容器,如廢輪胎、空瓶、空罐、空寶特瓶等。
2、換水:家中花瓶、水盤、水缸、貯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換水、刷洗一次。
3、干燥:**室之積水必須排除,不用的容器必須倒置,以保持干燥。
4、防咬: a.戶外活動時,除盡量穿著淡色長袖衣褲、涂抹防蚊藥膏于身體裸露部位外 ,并應避免前往樹蔭、草叢內等陰暗處,以防蚊蟲叮咬。 b.裝置、修理家中紗窗、紗門,防蚊入侵;午睡時掛蚊帳,防蚊叮咬。
5、施藥: a.于必要時,才以環保署登記合格的殺蟲劑于家庭陰暗處噴灑(如窗簾、角落處)或點蚊香,以消滅蚊蟲。 b.對無法清除之積水,可施放油、鹽、清潔劑、醋或殺幼蚊劑等,以撲殺孑孓。
治療:目前尚未有任何預防登革熱的疫苗,沒有特殊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