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家族癌癥”
時間:2013-02-03 10:15來源:求醫網
核心提示:夫妻相繼患肺癌,而后女兒又被查出肺癌——近日,一家三口均患肺癌的消息引發關注。癌癥會在家庭成員間傳染嗎?如何遠離一家人同患癌癥的危險?對此,有專家表示,近年來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并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工作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頭年父親剛因肺癌過世,次年孩子又查出腫瘤,上半年丈夫剛行手術,下半年妻子又患癌。但癌癥有家庭聚集性不意味著有家族史就一定會得癌,更不能為此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日常生活中,要遠離患癌危險因素,如吸煙和不良飲食習慣、悲觀易怒等“癌癥性格”,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遠離癌癥的關鍵。
癌癥家族聚集性的原因
近年來,癌癥家族聚集性已逐漸顯現出來,不僅僅是肺癌,其他癌癥如肝癌、乳腺癌等,也有一定家族聚集性,這需引起足夠重視。有專家表示,癌癥出現家族聚集性很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吸煙 大量研究表明,吸煙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吸煙量與肺癌間存在著明顯的量—效關系,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肺癌發病率越高。另外,“二手煙”同樣可引起肺癌等惡性腫瘤和慢阻肺、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等嚴重疾病。如果丈夫吸煙,妻子發生肺癌危險性為不吸煙家庭中妻子的2倍,且危險性隨丈夫吸煙量而升高,這是癌癥家族聚集性的主要原因。“二手煙”也可導致乳腺癌、兒童惡性腫瘤等。
空氣污染。空氣污染包括室內小環境和室外大環境污染。
飲食與營養。研究表明,較少食用含胡蘿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發生的危險性升高。長期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很多生活習慣非常相近,如都喜好高鹽、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喜歡吃腌制食品,過量飲酒及生活不規律,長時間睡眠不足,不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培養,所以易患相似疾病。
遺傳和基因改變。人體內在因素如家族遺傳及免疫機能降低,代謝活動、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對肺癌發病起一定推動作用。
精神與情緒。在腫瘤患者身上多會出現一些“癌癥性格”的共性表現,這些因素往往是癌癥患者的致命因素,如:狹隘妒忌、多疑、抑郁、忍耐力差、易躁易怒、孤僻、寡言少語、好生悶氣等不良情緒,這些都是癌細胞產生和發展最有效的媒介。這種“癌癥性格”會在家庭成員中傳染,這也是癌癥的家族聚集性原因。
如何遠離癌癥在家庭聚集的危險
癌癥家庭聚集性的出現警示我們,家庭成員間應相互告誡、相互支持,遠離家庭中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專家提醒,應當特別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控制和禁止吸煙。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頭號殺手,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不吸煙及減少被動吸煙的機會。
注意平衡營養,合理膳食。人們在維持自身健康的生命活動和從事各種勞動等過程中,需要有足夠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合理的膳食是由含有不同營養素的食品組成,保持一定的膳食平衡有助于預防癌癥的發生,并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多食用含胡蘿卜素的綠色、黃色和橘黃色蔬菜、水果及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減少肺癌發生的危險性,這一保護作用對于正在吸煙的人或既往吸煙者特別明顯。而過量食用油炸食品、腌制食品會增加患肺癌、食道癌等癌癥的風險。
保持精神愉快。無論是對肺癌患者還是其他種類的癌癥患者建議的預防方法是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定期參加適量的運動,增強體魄,并且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此外,有腫瘤家族史、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心理壓力較大、生活起居和飲食不規律、特殊職業人士等屬腫瘤高危因素人群。自我感覺“高?!钡氖忻窨傻秸庒t療機構進行咨詢,在專家的評估和指導建議下,加固自身的防癌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