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張平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張平大夫個人網站 >  兒童多動癥不同時期不同表現

 兒童多動癥不同時期不同表現

時間: 2015-05-29 05:21   來源: 求醫網

 父母咨詢:我家孩子小時就比較皮,也沒在意。在托兒所、幼兒園時還好,但上了小學,之后就慢慢體現出來了。在2年級的時候,老師曾建議,是不是多動癥,但當時也沒往這上面想,總以為是孩子小,長大就好了。

  在四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去看過醫生,說是多動癥,也聽從醫生的建議吃藥了。在吃藥的過程中,他能夠拖沓在把作業做完,但也是在家長的干預下完成的。如果不吃藥,根本就不行。他無法自覺地做作業。老師的反映:上課不認真聽講,做小動作。影響同學。有同學幫助他,他指東問西,文不對題。老師叫他,現在也開始逃避了。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到底是怎么了?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的專家介紹說:

  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很有可能是多動癥惹的禍,多動癥是兒童時期常見病。因為人們認識不足,常常不及時治療,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造成不良影響。

  多動癥患兒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

  1、幼兒期,約有50%~60%多動癥兒童在2~3歲時就顯得與其他小孩不一樣,特別不聽話,難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遺尿,大多飲食差,培養排便、睡眠習慣均困難。

  2、學齡前期,癥狀漸明顯,干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多,不能靜坐,愛發脾氣,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參加集體活動困難,情緒不穩,破壞東西,玩具滿地撒,不愛惜,不整理,對動物殘忍,有攻擊性、沖動生行為,常和小朋友打鬧。

  3、學齡期,多動癥的一切癥狀都顯露出來,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上課不專心聽課,容易分散注意力,學習困難,不能完成作業,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對刺激的反應過強,沖動任性,情緒不穩,有攻擊行為,與同伴相處困難。

  4、中學時期,活動過多可能逐漸減少,仍注意力集中困難,接受教育能力遲鈍,缺乏自尊心和動力,辦事不可靠,有攻擊性、沖動性行為,對刺激反應過強,有過失行為,情緒波動,說謊,逃學,容易發生事故或少年犯罪。

  多動癥呈慢性過程,約70%的患兒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30%的患兒癥狀會持續終身。更甚的是,因為孩童時期的忽略,會導致成人無論在工作表現、日常生活或人際關系的互動上產生困擾,以至于陷入自信心不足、挫折、沮喪、不明的脾氣暴躁,甚至產生憂郁癥。另外,繼發或共患破壞性行為障礙及情緒障礙的危險性也提高,成年期物質依賴、反社會人格障礙和違法犯罪的風險亦可能增加。

  家庭護理中需注意

  兒童攝入含有過多酪氨酸或色氨酸食物,如驢肉、豬肉松、鴨掌、魚片、淡菜、干貝、奶酪、腐竹、豆腐皮、南瓜子仁等,可能出現小兒多動癥。另外,國際上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此病亦與兒童多吃糖及甜食有關。糖攝入過多,往往能引起機體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兒童則可能出現多動癥;某些含有甲基水楊酸鹽類的食物,亦不適合多動癥兒童食用。

  為減少多動癥兒童的癥狀,應幫助兒童克服偏食和挑食的習慣,其膳食應粗糧與細糧結合,葷菜與蔬萊、水果搭配,減少兒童的食糖量,含甲基水楊酸鹽類較高的蘋果、橘子、西紅柿等水果,也不宜多食用。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