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皮和多動癥,是我們在生活中非常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有的家長不識多動癥,認為孩子是頑皮,延誤治療;也有家長過度敏感,認為孩子頑皮就是多動,隨便給孩子貼標簽,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那么,如何爭取區分頑皮和多動呢?
亂貼多動“標簽”易留下心理陰影
楊先生讀四年級的孩子調皮,老師隨口說他“多動癥”,結果得了個“多動癥”的綽號。同學的取笑甚至讓孩子一度不愿去上學。盡管診斷結論并不是多動癥,只是“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多動癥”綽號在孩子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難根除。
專家提醒:多動癥必須要經過嚴格的醫學檢查,才能下結論。在沒有經過明確鑒定后,千萬不能亂用多動癥的標簽。其實,大人的評價如同一個標簽,孩子常常會來“證實”大人的評價似乎總是有根據的,就朝著大人評價方向發展。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標簽效應”。就是說,有些孩子類似多動癥的表現,是大人不經意間經常的評價“培養”出來的。
怎樣區別頑皮還是多動癥?
1、注意力。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癥的一個重要亞型。多動癥兒童則存在明顯的注意缺陷,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干什么都心不在焉,任何事情常常有始無終。正常頑皮兒童雖然好奇心強,活動較多,但是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新鮮事物時,不僅會聚精會神地去做、去聽、去看,還討厭別人干擾自己。
2、行為動作。多動沖動是多動癥的另一個亞型。雖然頑皮的孩子也活動較多,但多動癥兒童的行為動作卻沒有目的性,行為動作往往帶有沖動性。頑皮兒童的好動往往具有一定的原因、有一定的目的性。
3、學習情況。多動癥兒童由于存在明顯的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會出現學習困難,學習成績一般較差。頑皮兒童雖然動作多,好動,但是注意力不存在缺陷,在上課時間一般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講,因此學習成績一般較好,無明顯學習困難。
4、自制力。多動癥的兒童則自我約束能力明顯下降,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動作,時間稍長就坐不住,靜不下來,照樣手忙腳亂。而頑皮兒童在一個陌生環境里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可以安靜地等待。
其實兒童多動癥有其特點可以與頑皮區分開來,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點來進行判斷孩子是否多動,并糾正孩子的多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