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退行性病變、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可引起二尖瓣狹窄,根據狹窄程度的不同,可引起相應的癥狀。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面部癥狀,二尖瓣狹窄的面部情況是怎樣的?
二尖瓣狹窄的面部可能會出現二尖瓣面容,屬于較為特征性的表現。二尖瓣面容見于嚴重二尖瓣狹窄的患者,由于心排血量減低,患者兩顴呈紫紅色,口唇輕度紫紺。四肢末梢亦見發紺。 風濕性心臟病是引起二尖瓣狹窄的常見原因,患者常合并右心衰竭,而右心衰竭可導致體循環淤血,長期的淤血使面部的血流減慢,還原血紅蛋白的含量增多組織缺氧,這樣一來便出現了二尖瓣面容。
如果是輕微的狹窄而且癥狀不明顯是可定期復查,如果狹窄嚴重,會導致血流動力學紊亂,引起多種并發癥,需要盡早手術治療。二尖瓣狹窄內科治療主要包括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預防感染、控制心率,使用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抗凝藥物及介入治療。外科治療主要為瓣膜置換,目前已可在胸腔鏡下微創施行手術,實現不開胸治“心”病。
二尖瓣狹窄伴有癥狀,尤其癥狀進行性加重時,應用介入或手術方法擴大瓣口面積,減輕狹窄。如肺動脈高壓明顯,即使癥狀輕,也應及早干預。針對引起瓣膜病變的原因,如風濕性心臟二尖瓣狹窄,積極治療,根據彩超報告情況,合理運用藥物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制定適當的治療方案。
總而言之,二尖瓣狹窄的面部可能會表現二尖瓣面容,即顴骨部位呈現紫紅,口唇發紫。及早詳細檢查明確,根據心臟彩超等結果,規范治療,是改善病情的關鍵。符合手術適應癥者,切勿拖延,目前手術已可在完全胸腔鏡下微創進行,切口小,恢復快,不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