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通化市中心醫(yī)院 > 醫(yī)院動態(tài) > 下肢靜脈造影術及不良反應的預防

通化市中心醫(y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婦幼保健院
- 【電話】0435-3619999
- 【網(wǎng)址】www.thszxyy.com
-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新光路176號 通化市中心醫(yī)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nèi)容
醫(y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nèi)容
下肢靜脈造影術及不良反應的預防
時間:2012-10-23 19:06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靜脈造影術是下肢靜脈疾病診斷中較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常用的四種靜脈造影術為順行靜脈造影術(APG, ascending phlebography)、逆行靜脈造影術(DPG, descending phlebography)、腘靜脈穿刺造影術(PTP, percutaneous transpopliteal phlebography)、淺靜脈造影術(又稱曲張靜脈造影術)(VG, varicography)。下肢靜脈順行造影是一種較為簡便方法,造影劑順靜脈血流充盈下肢靜脈,能觀察下肢靜脈全貌。可以觀察靜脈的輪廓是否正常,管腔是否通暢,有無異常分枝分布,以及穿通靜脈瓣膜、隱股靜脈瓣膜及深靜脈瓣膜是否正常。可作為下肢靜脈疾病的常規(guī)和優(yōu)選的檢查方法,為臨床診治提供準確的客觀依據(jù)。福建省立醫(yī)院基本外科黃東航
靜脈病概括分為以原發(fā)性深靜脈瓣功能不全為主的倒流性靜脈病和以深靜脈血栓形成為主的阻塞性靜脈病。后者在血栓再通過程中破壞瓣膜,最終演變?yōu)榈沽餍造o脈病(繼發(fā)性)。
下肢靜脈造影的適應證:① 了解下肢靜脈血栓或栓塞、靜脈炎、腫瘤侵蝕或外傷引起的靜脈阻塞部位、范圍和程度;② 明確下肢靜脈曲張、深靜脈瓣膜功能和穿通支靜脈功能和解剖定位;③ 觀察血栓切除、靜脈曲張或其他病變的手術效果;④ 了解下肢慢性潰瘍、腫脹、脹痛及色素沉著的原因;⑤ 估計先天性靜脈病變的部位和范圍等。
造影方法
1. 造影前先做碘過敏試驗(下文中的后2類造影劑目前已不做過敏試驗,但患者有過敏史時應告知醫(yī)生),并教會患者做乏氏試驗(Valsalva試驗),即深吸氣后緊閉聲門用力呼氣動作,堅持12秒。
2. 患者平臥于X線診視床上,取頭高足低30°斜立位。未檢查側下肢站在20cm高木墊上,檢查側下肢松弛且不負重。于踝關節(jié)上方及大腿根部分別扎止血帶,以阻斷淺靜脈血流,迫使造影劑向深靜脈流行。
3. 用7~9號頭皮針向遠心端穿刺足背淺靜脈。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10mg,以防止血管痙攣和造影劑過敏反應。然后在2~3分鐘內(nèi)用手推或壓力注射器注入 50%泛影葡胺50ml(用60%~76%的泛影葡胺加生理鹽水稀釋),目前改用優(yōu)維顯或歐乃派克作為造影劑,以減少過敏和腎功能損害等反應。
4. 在電視監(jiān)視下,快速分段攝取小腿正位片(取內(nèi)翻位使腓總靜脈顯影清晰,而不與脛腓骨重疊)、側位片,膝關節(jié)正、側位片,Valsalva試驗前后的大腿正位片,及骨盆正位片。
5. 造影完畢后,拔出穿刺針,壓迫3~5分鐘止血,留觀病人15~30分鐘。造影劑過敏反應往往難以預料,故血管造影機房內(nèi)應備有良好的搶救設備和急救藥物,以便及時搶救。
X線表現(xiàn)
1. 正常下肢靜脈 表現(xiàn)為深靜脈全程顯影、通暢。靜脈瓣膜影清晰,瓣竇對稱突出呈竹節(jié)狀。Valsalva試驗顯示股靜脈瓣膜關閉,瓣膜下透亮區(qū),無造影劑逆流,無穿通靜脈 逆流及其引起的淺靜脈顯影。股靜脈第一對瓣膜下寬徑<1.4cm,腘靜脈寬徑<1.2cm。
2. 靜脈逆流性疾病
2.1 單純性下肢淺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為股部近端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Valsalva試驗見靜脈血流自股總靜脈向大隱靜脈逆流,并使之顯影。隱靜脈迂曲擴張,深靜脈和穿通靜脈瓣膜功能正常。
2.2 穿通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顯影的靜脈血流通過小腿交通靜脈向淺靜脈逆流,穿通靜脈迂曲擴張,瓣膜影消失,而深靜脈顯影正常。
2.3 原發(fā)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valve insufficiency, PDVI) 深靜脈擴張,寬徑>1.4cm,瓣膜稀少且模糊,喪失竹節(jié)狀呈直筒狀外觀。Valsalva試驗顯影的靜脈血流向遠端逆流,瓣膜下無透亮帶。淺靜脈 和穿通靜脈迂曲擴張。
3. 靜脈阻塞性疾病
3.1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深靜脈持久性的充盈缺損或閉塞不顯影,顯影的靜脈血流受阻、中斷。周圍側枝循環(huán)形成和側枝靜脈回流。穿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和淺靜脈曲張。
4 靜脈瘤樣變 主要包括海綿狀血管瘤和靜脈瘤。海綿狀血管瘤:造影劑進入靜脈主干以外的異常血竇組織,呈局限性團塊或廣泛絮狀。靜脈瘤:靜脈局限性梭形或囊狀擴張。
在臨床上有時發(fā)現(xiàn)一些輕度下肢靜脈曲張患者可有頑固的小潰瘍,而某些嚴重靜脈曲張患者并不一定發(fā)生慢性復發(fā)性潰瘍,可能與下肢淋巴回流不暢、淋巴液逆流有關,因此,必要時還需行下肢淋巴造影。
對于無深靜脈血栓形成病史的病人出現(xiàn)下肢水腫,應考慮Cockett綜合征。1965年Cockett提出的髂總靜脈壓迫綜合征(Cockett綜合征) 是一種位于右髂動脈和第5腰椎間的左髂靜脈的壓迫的非血栓形成性髂靜脈梗阻。彎曲的左髂總動脈和左髂內(nèi)動脈也可以壓迫左髂總靜脈(left common iliac vein, LCIV),造成梗阻,常表現(xiàn)單側下肢水腫。Cockett綜合征的解剖異常在人群中約占15%~20%,只有壓迫明顯才會出現(xiàn)癥狀。Cockett綜合 征的靜脈造影表現(xiàn)如下:髂腔靜脈交界處壓迫,不同程度的狹窄,LCIV增寬,斑點狀或條索狀充盈缺損或側枝形成,髂股靜脈靜脈血栓形成多發(fā)生于左側與 LCIV異常有明顯關系。但順行造影因造影劑稀釋問題而有其局限性,須加做逆行造影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