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化市中心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婦幼保健院
- 【電話】0435-3619999
- 【網址】www.thszxyy.com
-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新光路176號 通化市中心醫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腹部外科手術技巧與原則
時間:2012-10-23 19:09來源:求醫網
1不得違背醫學倫理去做手術。
2不開連自己都不放心的手術。
3不隨意放棄原定的手術方案而降低手術質量。
4不能只盯住手術野而不顧及患者的整體情況。
5再熟的手術也不得大意。
6手術中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
7不打亂手術進程,不破壞手術節奏。
8手術中不要一意孤行。
9不要標新立異而獨出心裁,隨意翻新花樣。福建省立醫院基本外科黃東航
10不要忘記有時撤退也是一種有益的選擇。
11不圖毛糙快。
12不要怕修正自己手術中的錯誤。
13遇事不慌張。
14不要過分在意手術時間。
15 相同的錯誤不要重犯。
16 再手術需要慎重但不要猶豫不決。
17不顧手術后生活質量的手術有害無益。
基本操作
(一)無菌操作
1不忘無菌手術發生感染是外科醫生的恥辱。
2口罩上不要露出鼻子
3顏面部不要離手術臺太近
4不亂丟放臟紗布
5不要忘記換下破損的手套
6縫皮前不要忘記洗手。
7不要忘記消毒接觸的器械和手指
8擦拭胃腸腔內的紗布不用第二次
9吸引器有菌的和無菌的不能混用
10 不用標注不明或過期失效的一次性材料。
(二)結扎
1不做不確實的結扎、不打滑結
2打結時不要斷線
3不用太粗的線結扎
4不要在打第一個結時雙手就交叉
5用合成線結扎時不要忘記打第三個結
6不得大塊結扎大網膜
7集束結扎線不得剪得過短,吻合口線不要剪得過長
8結扎時不得牽拉組織
9外科醫生都不得放棄練習結扎
(三)止血
1不得放任活動性出血
2不因出血點小而疏于止血
3不要忘記全身和局部易出血因素的存在
4意外的出血不得亂夾亂扎
5不要忽視器官斷面的出血
6不用紗布擦搓出血部位
7在確認無出血之前不得關腹
(四)縫合
1縫合時拔針抽線不要過快
2不對脾臟隨意下針亂縫
3縫合不要過緊、過松、過疏、過密
4不要用器械吻合來掩飾自己縫合技術的拙劣
5不要認為吻合器都是好的
(五)切開與顯露
1手術切口不都是越小越好
2不要死拉鉤、拉死鉤
3不要將創口和內臟裸露在外
4大棉墊的系帶不得塞進腹內
5不得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鉗夾
6不在一處做過深的游離,不在小視野內盲目操作
7不要閑置左手
8游離腫塊不得孤軍深入,要學會打包圍戰
(六)探查
1開腹后探查不得馬虎了事
2探查不得從病變部位開始
3手術探查不得“翻箱倒柜”,費時過長
4術中不得忽視出血顏色的變化
(七)引流
1引流管頭部不得靠近吻合口
2引流管固定線不要離皮膚太遠
3引流管不要從原切口引出體外
4不過分相信和依賴引流管
5該放的引流物不要猶豫
6吸引器負壓不得太大
(八)無瘤化操作
1不在癌腫上操作
2不隨意擴大癌治療手術范圍
3不用手直接接觸腫瘤
4不要忘記腫瘤的綜合操作
(九)器械使用
1止血時血管鉗不要張口太大
2圓弧刀片不用刀尖,尖刀片不用刀腹
3持針器長軸不要和切口長軸成角
4不得將帶鉤的器械用在腹腔內操作
5手和器械不得放在患者的胸前。
腹腔鏡手術的十項基本原則
1. 鏡視軸樞原則:以腹腔鏡、靶目標和監視器構成整臺手術的中軸線。人員站位和穿刺孔均應圍繞著該中軸線設計、實施。
2. 平肘站位原則:調節手術臺使病人造氣腹后前腹壁的高度與術者90度屈肘持平,可最大限度地減輕術者操作時的疲勞程度,最符合人體工程學基本原理。
3. 上肢等長原則:手術臺上的各種纜線(沖吸管線、電刀線、光纜、攝像纜線等)固定點以上的長度與術者上肢等長,大致等于術者身高減去100厘米。
4. 三角分布原則:腹腔鏡與術者左右手操作孔盡可能地分布成倒的平面等邊三角形,其它輔助操作孔圍繞著該核心三角根據手術需要靈活布孔。
5. 60度交角原則:指術者左右手器械在靶目標內配合操作時的交角越接近60度就越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
6. 自下而上原則:由于腹腔鏡手術的視覺入路與傳統開腹手術的視角中心發生90度的轉移,因此,腹腔鏡手術多從靶目標的正下方開始向其前下和后下方解剖游離,而開腹手術則多自靶目標的正前方開始向其前下和前上方分離解剖。
7. 梯度凝固原則:使用電刀、超聲刀等電外科設備凝切管狀組織結構時采用6-8-10的凝切手法可使其斷端形成較長的蛋白凝固梯度,盡可能地減少術中和術后因管腔內壓力變化導致的斷端凝痂脫落而發生手術并發癥的危險性。
8. 血供守恒原則:當某一靶目標的主供血管較常人細小時應高度警惕其側支、變異支或穿通支血管的存在。
9. 階段遞進原則:開展腹腔鏡手術時應本著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進行。切忌在基本功不扎實時的“大躍進”,否則會放“衛星”不成、成“流星”。
10.全面優化原則:即充分考慮病人的實際病情、術者擁有的技能和各種客觀的物質條件,為每一位病人優化設計理念與手術目的、優化麻醉與手術方式、優化應用程序。